中國農業部部長孫政才3日在這里表示,盡管今年中國先后遭遇冰雪災害和地震等自然災害,但這并不會影響中國的糧食安全保障。
作為中國代表團團長,孫政才當天在羅馬出席了由聯合國糧農組織主辦的世界糧食安全高級別會議,并接受了新華社等中國媒體的聯合采訪。
今年以來,中國接連遭遇了年初的冰凍雨雪災害和5月中旬的汶川大地震。孫政才表示,自然災害并沒有影響到中國的糧食安全保障。他指出,地震給當地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反映在農業領域,損失主要是田間作物和畜牧業。但受災地區農業,尤其是種植業,在全國以及四川省所占的份額相當有限,因此不會改變今年全國農業生產的大局。
孫政才說,眼下中國的夏季糧油又會是大豐收。如果后期沒有特別大的災害,小麥單產可再創歷史紀錄,總產量可以實現連續第五年增產。至于油料作物,由于年初南方發生的特大冰凍雨雪災害,人們原本持悲觀預計,但現在看來,南方夏收的油菜也會豐收,甚至扭轉了3年來連續下滑的局面。
過去一段時間里全球糧價急劇攀升,引發了人們對世界糧食安全的普遍擔憂。針對這一形勢,孫政才指出,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糧食安全。2004年至2007年,中國糧食產量連續4年增產,去年糧食總產量突破5億噸。因此當前中國糧食儲備充裕,主要農產品供應充足,這為保障糧食安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他表示,從長期來看,中國完全有能力立足國內生產實現糧食基本自給,并適當利用進出口調劑余缺來保障糧食安全。
孫政才同時強調,著眼于維護長期的糧食安全,中國政府將堅持不懈地夯實農業基礎,加大農業支持力度,嚴格保護耕地等農業資源,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并加快農業科技進步。
在談到中國對于世界糧食安全發揮的作用時,孫政才說:“中國立足國內生產,成功地解決了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本身就是對世界糧食安全作出的巨大貢獻。”
新華社記者尚軍楊愛國
(新華社羅馬6月3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