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家和廣東省質監局公布了日前對粽子的抽查結果,結果顯示有個別粽子的粽葉銅含量超標。據悉,銅含量超標的粽葉多是被浸入工業硫酸銅中進行“返青”的“返青粽葉”,過量食用會引發銅中毒。質檢部門提醒消費者,端午節即將來臨,選購粽子時謹防“返青粽葉”。
另外,記者采訪發現,由于原材料糯米、粽葉等漲價,導致今年粽子價格普遍上漲兩成到三成。
粽子質量合格率有所提高
國家質檢部門日前抽查了包括廣東在內的17個省、直轄市、自治區142家企業生產的235種粽子產品,實物質量抽樣合格率為97.4%。廣東省相關部門亦進行專項監督抽查,抽查了省內企業生產銷售的39批次粽子產品,實物質量批次合格率為92.3%,較去年同期提高5%。
國家抽查和省抽查都發現有粽子酸價不合格的問題,其中廣東省抽查的39批次中有3批次樣品酸價超標,酸價超標的粽子會有一股酸敗的異味。酸價是含油脂食品氧化酸敗程度的重要衛生指標,直接影響粽子的品質。
有超市賣無QS散裝粽
記者昨日在中山八路一家大型超市看到,一個寫著“肇慶××粽”的攤位上,堆滿了青青綠綠的散裝粽子,有蛋黃豬肉粽、豬肉綠豆粽還有枧水粽,價格一個5.9元到2.5元不等。記者拿起一個粽子,冰冷冰冷的,外面既沒有外包裝,也看不到QS標志。記者問是哪里生產的粽子,促銷人員就說,這些是××品牌的粽子。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消費者對粽子的包裝問題并不太在意,而多是關注價格。有消費者還認為,粽子散裝就意味著是手工生產的,而包裝好的是機器生產的。“就是要手工做的才好吃。”
實際上,早在2007年國家就將粽子列入QS認證實施范圍,有獨立包裝的品牌粽子都帶有QS標志,而這也是品質的一種保證。
粽子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漲
“漲得太多了!”廣州某超市采購部負責人昨日透露,去年端午節粽子價格僅要3元多,而今年全部品牌都超過了5元,零售價也上漲兩成到三成。廣州利口福有關人士也對記者表示,今年粽子價格整體上漲15%~20%,“其實我們的成本包括原料、燃料、人工在內,都已經上漲超過兩成,所以15%~20%的上漲幅度屬于正常。”
在勝佳超市,記者了解到,一款750克的豬肉粽,去年每個賣9元多,而今年要11元多,510克的枧水粽,每個賣9元~10元,而去年只是賣7元~8元,上漲了約25%。
上述超市采購部負責人分析,粽子漲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主要原料糯米的漲價,以前每500克只要1.5元,而幾年漲到了2元以上。其他原料在今年也出現了大幅漲價。
“沒辦法,連粽葉都漲價了。”一位供貨商黃先生告訴記者,其代理品牌粽葉產自湖南,廠家反映,去年從農民那里采購粽葉只需要10多元一捆,今年每捆價格早已超過20元。“幾乎翻了一倍”。
硫酸銅有損健康
硫酸銅對人體胃腸道有強烈刺激作用,誤服會引起惡心、嘔吐、口內有銅性味、胃燒灼感。嚴重者有腹絞痛、嘔血、黑便。可造成嚴重腎損害和溶血,出現黃疸、貧血、肝大、血紅蛋白尿、急性腎功能衰竭。
鑒別“返青粽葉”
一看二聞三煮
一看外觀,“返青粽葉”色澤青綠,看上去很漂亮,而正常粽葉在制作過程中經過高溫蒸煮,顏色會發暗發黃;
二聞味道,“返青粽葉”包的粽子煮后粽香味不濃,反而有淡淡的硫磺味;
三看煮粽子的水,“返青粽葉”煮后水變綠,正常粽葉煮后水呈現淡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