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同濟大學建筑學院教授陳保勝在重慶召開的“2008中國城鄉規劃論壇”上建言,我國應把農村建筑納入管理范圍,對施工質量進行把關和監督。
陳保勝說,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農村建筑倒塌較多。從中發現,凡倒塌的農村建筑,大部分質量低劣,未經設計,隨意施工,構造不到位,砂漿不合比例等等。
“這些問題,在全國也是個普遍問題。”陳保勝建議,是否應該把農村建筑納入管理范圍。我國有8億農村人口,他們的居住情況如何,直接關系到他們的生命安全。建筑是一門綜合性的學問,涉及到方方面面。把握好建筑的每個環節的質量關,就是對人的生命負責。
陳保勝稱,今年來,我國也出臺了一系列條例,也強調新農村建設,然而,在大部分地區,對農村的住宅建設基本還是無政府狀態,無設計,無圖紙審批,無施工質量要求,無人把關和監督。任憑施工人員拍腦門子施工,造成的不是浪費就是不安全。我國幅員遼闊,災害不可避免,如果我國的大多數建筑能夠提升質量水準,一旦自然災害來臨,也可把損失降低。
陳保勝是同濟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建設部抗震救災專家組成員。他曾于5月18日,受住房城鄉建設部委托,赴四川的都江堰、崇州、彭州、大邑四個地區的城鄉進行實地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