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搜吧)6月7日電(記者李菲)日前,記者從全國減災救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了解到,該委員會正在制定修訂和即將完成研究及準備立項研究的一系列標準將對賑災救災及災后重建發揮重要作用,包括災后重建服務、自然災害情況統計、自然災害損失評估和救災物資儲備庫管理在內的9項標準將于年內完成。
據民政部國家救災中心副主任、全國減災救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閆志壯介紹,將于年內完成的9項標準包括《自然災害情況統計第一部分:基本統計指標》《救災物資儲備庫管理規范》《捐贈術語》《慈善超市服務》《自然災害損失評估第一部分:災區民房及家庭財產損失抽樣評估》《災害遙感監測第三部分:風險評估與預警》《社會捐助款物的使用與管理》《自然災害管理基本術語》和《災后重建服務》。其中《自然災害損失評估第一部分:災區民房及家庭財產損失抽樣評估》是行業標準,其他8項屬國家標準。
此外,即將完成研究的標準包括《災害應急響應等級劃分》、《自然災害損失評估第二部分:人口受災情況評估》《自然災害損失評估第三部分:農作物因災損失評估》《自然災害損失評估第四部分:因災直接經濟損失評估》《救災專用帳篷》《救災專用棉衣被》《減災示范社區創建》《減災教育宣傳基地創建》和《災害遙感監測第一部分:產品體系》。其中《災害應急響應等級劃分》和《災害遙感監測第一部分:產品體系》將作為國家標準項目,其他8項將作為行業標準準備起草。
準備立項進行研究的有7項標準,包括《自然災害分類》、《自然災害情況統計第二部分:擴展統計指標》《自然災害情況統計第三部分:調查統計方法》3項國家標準和《災害風險評估》《災害風險監測預警》、《災害風險制圖》《災害風險防范救助保障數據集成》4項行業標準。
據閆志壯介紹,正在制定、修訂的一系列標準都是經過扎實的研究和論證后于前年和去年立項并開始起草的,這些標準對目前的抗震救災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