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到快完的時候,搖搖瓶子,里面有聲音,感覺甚是奇怪,于是就找了把剪刀,從中間將瓶子剪開,里面居然有一大張布滿字跡的廢紙和一個易拉環。”消費者李先生氣憤的說。而聯絡到的廠方聽完他的解決建議,直接就說這事沒法解決,之后掛機完事。
消費者:快喝完發現廢紙和易拉環
據消費者李先生反映,過節期間,一位朋友給他送了一箱河北養元智匯飲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六個核桃飲品。他打開一瓶,快喝完時感覺不對勁,搖搖瓶子,里面有些奇怪的聲音,于是李先生就找了把剪刀,從中間將瓶子剪開,而打開之后看到的東西讓李先生頓時惡心反胃起來。
小小的易拉罐里面居然塞滿了一些白色、黃色的廢紙,拿出紙張還能看見清晰的筆跡,除了廢紙,易拉罐中還有廢棄的易拉環?粗@些,李先生立刻聯想到了之前沸沸揚揚的“三鹿奶粉”事件,感覺渾身不舒服。他還告訴記者,河北養元智匯飲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個大廠,六個核桃是老百姓心中信得過的品牌產品,但怎么也想不到竟能喝出廢紙、易拉環,這讓消費者怎么放心飲食?
河北養元智匯飲品:換箱新的或者拿回廠家鑒定
李先生隨即撥打了河北養元智匯飲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服務電話,而廠家聽到這個情況之后,隔了4個多小時才回復李先生,并給出兩個讓李先生感到并不滿意的解決方案:第一種方案,賠償一箱新的六個核桃給李先生,就此了事;第二種方案,將東西拿到廠方做鑒定,鑒定之后再做處理。
李先生并不同意這種息事寧人的做法,食品安全無小事,讓這樣的產品外流到市場上更是不負責任的體現。于是他提出有第三方對此進行鑒定。廠方聽完李先生的建議,竟然直接就說這事沒法解決,之后掛機完事。
記者調查:公司稱不可能有這種情況
3月2日上午,記者就消費者李先生所反映的問題,致電河北養元智匯飲品股份有限公司(0318-2329090),一位姓陳的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已經知道此事,他是負責河北省內的事務,此事由業務部鄧經理負責的,讓記者直接與鄧經理聯系,隨即記者致電(0318-2088008),電話始終無人接聽。記者再次與陳先生聯系,他又說今天公司招聘員工,可能鄧經理正在忙,沒有時間,鑒于此情況,記者讓陳先生轉告鄧經理,抽時間把公司與消費者的處理情況反饋給記者。當日下午,記者再次撥打鄧經理電話,他對記者說:“這種情況是不可能。”
業內說法:河北養元智匯飲品說辭經不起推敲
記者聯系了長期負責食品研究的張先生,看了消費者李先生所提供的六個核桃飲品后,他表示:“從外觀檢測,該飲料包裝完好無損,使勁搖晃飲料也沒有發生滴漏現象,而且清楚的可以看出是廢紙和易拉環。絕對不是果肉沉淀的問題,也不是果肉纖維膠化或變質所造成的。”
“河北養元智匯飲品要求把飲料帶回廠里進行檢驗的說法,站不住腳。如果廠家對該飲料存在的問題有不同意見的話,可以邀請新聞記者、技術監督局、公證人員一起監督,當場打開飲料進行查看和檢驗。”
律師說法:若情況屬實可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要求補償
就該起消費投訴,記者向律師請教有關法律問題。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閆擁軍律師認為,廠家生產和銷售食品必須保證衛生和安全。消費者發現飲料中有異物,要求賠償是合理合法的。食品生產者發現其生產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應當立即停止生產,召回已經上市銷售的食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10倍的賠償金。
另外,對于其他方面的索賠,閆擁軍律師也談到,如果情況屬實,
即飲品有里面發現有廢紙和易拉環屬實,飲料系該公司生產屬實,則消費者還可請求的其他方面補償有“誤工費及精神損害”補償費等,但消費者對是否造成嚴重后果及其中的因果關系負有舉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