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了廣東佰易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產品之后,患者被檢出“丙肝抗體呈陽性”。由此開始,涉嫌違規生產的廣東佰易藥業有限公司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之上
1月1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出通知,稱佰易公司因涉嫌嚴重違反GM P有關規定被查處,并被收回企業《藥品GM P證書》。藥監局稱,佰易的問題是國家藥監局在近期組織的飛行檢查中發現的。國家藥監局同時責成該公司收回相關藥品。
1月21日,國家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指出,廣東佰易藥業有限公司在生產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產品過程中,存在嚴重違規行為。為保證公眾用藥安全,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決定暫時停止銷售和使用廣東佰易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靜注人免疫球蛋白。這一公告進一步印證了患者的懷疑。
但更嚴重的問題在于,廣東佰易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這批產品究竟有多少,又有多少人使用過這種帶病毒的產品?類似這樣的疑問和不可預知,才是最大的問題和帶來的相關聯的恐慌。
質疑
最早提出對廣東佰易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產品的質疑的患者,據悉是海南省的一名在京就醫的宋女士(化名)。
據相關報道說,因為患有血小板減少,宋女士在2006年10月底在北京一醫院接受治療,因為該病需要注射“靜脈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來進行治療,于是,就使用了一次廣東佰易藥業生產的靜脈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
今年的1月13日晚上,宋女士接到北京藥監部門朋友的電話,要求她立即到醫院進行丙肝檢查。據稱,宋女士可能是最早接到通知去醫院檢查丙肝的患者。
1月14日,北京西城等區縣衛生局下發通知,要求有關醫院立即封存廣東佰易藥業有限公司的產品,但并未指出封存的原因。
1月1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出通知,稱佰易公司因涉嫌嚴重違反GM P有關規定被查處,并被收回企業《藥品GM P證書》。藥監局稱,佰易的問題是國家藥監局在近期組織的飛行檢查中發現的。國家藥監局同時責成該公司收回相關藥品。
1月17日,宋女士從醫院拿到的報告顯示丙肝抗體呈陽性,這預示著她可能已經患有丙肝,這讓自稱從來沒有丙肝病史的宋女士大感意外。宋女士這樣告訴采訪她的記者,我本身就血小板減少,如果再患上丙肝,就必須使用一種干擾素治療,而這種干擾素又會降低人的血小板,這意味著我即使患了丙肝,也無法治療。當天晚上,宋女士打電話質詢了給她注射廣東佰易問題藥的醫院,并將自己的病情發到了網上,立即引起軒然大波,更多的與宋女士有同樣懷疑的患者紛紛站了出來。
隨著上述消息的逐一公開,立即引發了諸多的猜測和質疑。此時,可以肯定的兩個信息是:據北京市衛生局文件顯示,有醫療機構使用佰易公司的某一批次藥品后,病人出現不良反應;國家藥監局的初步確認原因為“丙肝抗體呈陽性”。
圍剿
1月21日,國家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指出,廣東佰易藥業有限公司在生產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產品過程中,存在嚴重違規行為。為保證公眾用藥安全,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決定暫時停止銷售和使用廣東佰易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靜注人免疫球蛋白。這一公告進一步印證了患者的懷疑。
1月23日,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作出通報,在臨床應用中發現廣東佰易藥業的部分產品導致患者出現“丙肝抗體陽性”。
同一天,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消息說,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對該企業立案調查,并在全省醫療機構已經暫停使用廣東佰易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產品,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已經依法對全省涉案產品實施了查封扣押的行政強制措施,查扣涉案藥品21470支。同時還稱,涉案藥品得到了有效控制,廣東市場上已無涉案藥品銷售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