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積極,家長不積極?
“我原來在一家IT公司工作,2008年改當老師,感覺就像從高速列車上跳進了一潭死水:原來的工作內容天天變,而學校里則一成不變。”深圳第二高中教師劉偉深有感觸地說。
能不能推行教學改革呢?為此,深圳第二高中派了幾批教師去“新課改”的典型——山東杜郎口中學學習,試圖復制其“新課改”模式。
“可惜搞了一年就搞不下去了。學校不是不想搞,但家長們擔心升學率受影響,紛紛給學校打電話,要求學校補課!眲フf。
“現在大多數家長是應試教育的幫兇。”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說。
推行教學改革會不會因給學生“松綁”而導致升學率下降?
一些學校的實踐證明,實行新的教學模式,即便在應試方面也顯出優勢。原本在全縣初中排名倒數第二的杜郎口中學,如今每年的綜合考評均位居前三名;廣州遠郊七八所小學,經過兩年推行北師大何克抗教授的“跨越式教育”后,學生平均成績比當地一些名校還高;北大附中新疆分校搞了一年“自然分材教育”后,上北大、清華的學生增長了75%。
“傳統的教學模式既不是素質教育,甚至也不是應試教育——即使搞應試教育,也應該給學生留出思考時間!睂幹铝x說。
與考試成績相比,新教學模式對學生素質和健全人格的培養是更重要的成果。
山西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卓玉表示,在“新課改”中,注重成立學習小組是一條共同經驗!鞍l達國家的學校多是20人一個班,而國內學校往往是六七十人一個班。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成立學習小組是個比較可行的辦法,而且學生可以在學習小組中學會合作!
針對一些家長對“新課改”的不理解,北京市西城區外國語學校一名學生家長建議,應該落實有關規定,在中小學校普遍成立家長委員會,實現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之間良性互動。“家長普遍不滿應試教育,如果學校把道理和措施講明白了,大多數家長會支持‘新課改’。”
差學校積極,好學校不積極?
記者調研發現,開展教學改革的學校多是偏遠地區的學校,如杜郎口中學、東廬中學,原本都是很落后的農村中學。
一些教育專家戲稱,這場教學改革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我們為什么要改革呢?因為不改就是死路一條。”崔其升說,改革之前,杜郎口中學人心渙散,學生輟學率很高;初三有一個班,開學時有五六十人,畢業時只剩11人。縣里幾次想要撤掉這所學校。
“與我們合作搞‘自然分材教學改革’的,很多是薄弱學校。判斷一項教學改革是否成功,要看它培養出了多少優秀學生,更要看它能不能讓‘差生’趕上來。”熊川武說。
那么,大城市的“好學!蹦懿荒芙梃b這些改革舉措呢?
“我們學,F在的升學率就達到90%以上,如果推行新的教學改革,一旦升學率下降,誰來承擔責任?所以條件較好的學校改革動力不大。”北京一所重點中學的朱老師如是說。
也有部分名校開展了新的教學改革。青島嶗山三中校長坦言,雖然老百姓認為學校好,其實是靠拼體力,科技含量不高,需要改革。熊川武說:“好學校要搞改革,校長需要一點教育家精神。”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田慧生說,十年“新課改”開辟了一條素質教育之路!暗侥壳盀橹,中小學課堂整體上還沒發生根本性變化,改革正向深水區靠近,現在到了需要打攻堅戰的時候!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巡視員朱慕菊認為,當前中小學教學改革依然面臨很多挑戰。“比如,高考改革迄今沒有實質性進展,一些地方政府用升學率評價學校,制約了學校改革的積極性,F在雖然有很多創新,但大都還在探索階段,有待進行系統的總結和提升! (陳玉明、李江濤、王攀、鄧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