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電子支付手段越來越普遍,繳話費只需買張充值卡,匯錢只需在ATM機上輸入對方賬號。但是,總有大意的人們,在輸入電話號碼、賬號的時候,把這串長長的數(shù)字搞錯。充錯目的地的錢款、話費能否追回來呢?銀行和電信公司的說法,一般為無能為力。律師表示,這種情況,在法律上講叫“不當?shù)美?rdquo;,當事人可以直接與對方聯(lián)系,請對方自己退回錢款或話費。不過,如果對方拒絕,當事人也可通過訴訟解決,但這得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區(qū)別對待。
【案例1】
賬號出錯 萬元匯入陌生賬號
12月9日晚,沈先生在位于朝陽管莊的工商銀行(3.82,-0.15,-3.78%,吧)ATM機上給朋友轉(zhuǎn)賬1萬元,在輸入賬號時將最后兩位號碼弄錯,借朋友給母親救急治重病的1萬元匯入了陌生賬號。因工商銀行不能隨意透露對方資料,沈先生十分苦惱。
沈先生說,匯款當日,朋友打電話報賬號時,情急之中把賬號最后兩位號碼弄錯,將末尾的數(shù)字90錯說成了09,于是1萬元救命錢轉(zhuǎn)入了陌生人的賬戶。
沈先生隨后通過工行95588查詢,得知匯錯賬戶的開戶行是工商銀行亞運村支行。12月10日早晨,沈先生找到事發(fā)銀行,希望銀行能幫他追回那一萬元。然而他的請求遭到拒絕。
昨日,中國工商銀行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根據(jù)商業(yè)銀行法規(guī)定,銀行不能隨意透露儲戶信息,如果確實需要,銀行只接受公檢法的程序。
沈先生又輾轉(zhuǎn)到朝陽區(qū)管莊派出所和朝陽法院,立案請求均被拒絕。管莊派出所認為,沈先生是個人失誤造成損失,屬于民事性質(zhì),他們不能介入調(diào)查。因不知對方的姓名、地址,法院也沒法立案。”
【律師點評】 可通過起訴銀行追回
北京易行律師事務所王東紅說,這件事情上,沈先生是因自己疏忽造成的,銀行不存在過錯。但錢并不是追不回來,因為對方是不當?shù)美〉玫腻X,如果對方拒絕退還,可以起訴。不過,因為他不知道對方姓名等詳細信息,法院無法接受起訴。
在銀行不能隨意透露對方信息的情況下,沈先生只能先起訴銀行,讓銀行配合提供信息。“起訴銀行費用不高,起訴后應該能追回。”
【案例2】
充錯號碼 500元話費打水漂
聯(lián)通用戶蘭女士為手機充值時,不慎將手機末位號碼輸錯,500元話費充入了另一用戶卡中。得了“便宜”的機主一直關機,聯(lián)通客服表示對此無能為力。
蘭女士說,12月3日晚,她為手機充入500元后,查詢后發(fā)現(xiàn)自己把手機末位四位數(shù)與家中固話的數(shù)字混淆。卡上的500元話費已經(jīng)轉(zhuǎn)入另一用戶的手機內(nèi)。
蘭女士立即撥打了被其充值的手機號碼,提示對方已關機。
蘭女士致電聯(lián)通客服,“我充值時將號碼輸錯了,客服說不能辦理轉(zhuǎn)賬業(yè)務,我只能找機主聯(lián)系”。
昨天下午1點半,記者撥打了蘭女士提供的手機號碼,語音中提示“您撥叫的用戶已關機。”
聯(lián)通客服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充值卡的錢一旦充入對方號碼,就不能取出。如果蘭女士提供充值卡卡號,只能獲得充值時間、面值等信息反饋,對方號碼用戶的信息無法透露給蘭女士。即便對方手機是采用的實名制,有證據(jù)證明話費充值錯誤,公司也無權代為轉(zhuǎn)賬。除非撥打被充值的手機與機主協(xié)商解決。
【律師點評】 需證明充值卡持有人
北京易行律師事務所王東紅說,這和匯錯款類似。
但是與匯款不同的是,充值卡一般不實行實名登記。此事需要證明充值卡是蘭女士購買的,是充值卡的持有人,比如能提供充值卡號,充錯的號碼、時間等要素,才能維護自己的權利。
和匯錯款一樣,可以通過起訴聯(lián)通獲得對方的信息,再起訴對方。律師提醒,為小數(shù)額損失走法律途徑費時耗神。
- 名詞解釋
不當?shù)美褐笡]有合法根據(jù),使他人受到損失而自己獲得了利益。其中,取得不當利益的人叫受益人,是不當?shù)美畟膫鶆杖耍撚蟹颠不當?shù)美膫鶆眨回敭a(chǎn)受損失的人叫受害人,是不當?shù)美畟膫鶛嗳耍碛姓埱笫芤嫒朔颠不當利益的債權。
本組稿件采寫:本報記者 王卡拉 實習生 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