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以前政府評過,后來停了十幾年,最近三五年才又恢復,所以可能比較混亂”,對于央視報道的虛報職稱的問題,昨日周小平不愿評論過多,只是指出,帶有各種職稱的收藏證書是工藝師自己印上去的,“但一般不敢亂寫的”。
他指出,消費者購買紫砂壺時不必過于講究到底是哪個級別的職稱的作品。
“關鍵還是得看壺看泥”,周小平表示,通過泥料、工藝、創作水平和產量四個方面,基本可以衡量紫砂壺的價值,“消費者可以到商家那里觀察一下,如果哪個工藝師的紫砂壺,賣完又馬上有,就證明產量多,產量大,升值空間就小。”
如何辨別:好紫砂壺越用越潤澤
廣東省收藏家協會紫砂專業委員會主任周小平曾透露,很多打著“紫砂”名義的產品,都是用普通的陶土加一些瓷,再在表面噴上一點紫砂漿粉飾,一些不良商家甚至為了達到類似紫砂的顏色,在產品中添加化工原料。
“太低價格的紫砂含量很少,為了達到紫砂的效果,就會添加著色劑,行內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但大多數普通市民卻不知道這回事”,昨日周小平補充道。不過他認為,對于添加著色劑的壺不必過于恐慌,“這些也是陶瓷,個人認為不會帶來太大的健康危害。”“真正的紫砂壺用一兩個月,就會變得潤澤”,周小平說,很多人都問如何辨別紫砂壺好壞,但其實是要“靠感悟”的,“主要是看造料純不純正,做工是否精良。”
在芳村茶葉城,專門做陶瓷茶壺的商家丘小姐就對記者表示,好紫砂肉眼看上去比較潤,沙粒飽滿,雖然摸上去沒有沙粒的感覺,但可以看得到有一粒一粒的砂。旋轉壺蓋,聲音聽起來“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