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鑲玉”翡翠首飾,里面包鑲的翡翠有些竟是殘次品!今天上午,翡翠行業曝出驚人內幕:包金美容“蒙你沒商量”成了翡翠行業新的潛規則,而殘翠披上“金衣”竟能賣出5至10倍的高價。中國寶玉石協會的專家因此提醒消費者,購買“金鑲玉”首飾最好選擇能一目了然、不留視覺死角的“活包”工藝。
現場 金玉其外 殘翠其中
今天上午,恒昌金源店設置的揭秘展示臺引來不少消費者圍觀。在工作人員的操作下,幾款“金鑲玉”首飾被當場剝去“金外衣”,顯露出綹裂、絮狀物、殘缺等諸多“毛病”。恒昌珠寶劉經理告訴記者:“現在平均每天接到近60件改款金鑲玉首飾,其中50多件都有缺陷。”他告訴記者,最“邪乎”的是,有位消費者在一家市場花5.7萬元買的金鑲玉掛墜,來店里改款時一打開就傻眼了:正面鑲嵌的翡翠看上去種、色俱佳,背面卻有一處幾乎橫貫翡翠的大綹裂。據行家估價,這件掛墜其實只值5000元。
專家 質檢只做無損檢測
中國寶玉石協會副會長吳國忠在揭秘現場表示,市場上銷售的“金鑲玉”盡管都有檢測證書,但質檢部門采取的是無損檢測,不可能把包鑲好的翡翠取出來鑒定,因此潛藏在金皮之下的缺陷就成了“死角”。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的“金鑲玉”翡翠首飾以每月兩位數以上的增幅熱銷,更催生了舊翠換新裝的改款熱。據京城30多家商場翡翠專柜統計,改款量每天多達百余件,今年下半年以來總量達到1.2萬件。
支招 “死包”金鑲玉最好別買
“‘死包’的金鑲玉最好別買”,中國寶玉石協會副會長吳國忠給消費者支招。據他介紹,金鑲玉的工藝主要是“活包”和“死包”兩類,“活包”就是翡翠沒有全被包裹,不留視覺死角;而“死包”不借助專業工具通常無法打開,看不到翡翠的背面,瑕疵就此隱藏。大量上不了臺面的殘次翡翠就是借“死包”混入市場的。
有什么辦法能買到放心的“金鑲玉”呢?專家提供三大應對招數:首先,盡量選擇“活包”鑲嵌方式的產品;其次,可以先挑選好翡翠原石,然后委托正規企業加工成想要的金鑲玉款式;最后,要選擇信譽高、敢于承諾質量保證的大品牌購買。
鏈接 “金鑲玉”
“金鑲玉”顧名思義就是“金+玉”結構,是一種特殊的金、玉加工工藝,有時也指用這種加工工藝制作而成的金、玉器物。一般來說,翡翠本身的質地決定金鑲玉產品的價格,此外還要看含金量、工藝費。據了解,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金鑲玉產品,其中的“金”多為18K黃金或鉑金,而“玉”則多為翡翠。金玉相嵌,寓意“金玉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