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豪車門”到“豪華經適房”,深圳保障性住房一直問題不斷,公眾對保障房分配的公正性深感擔憂。剛剛公示的深圳保障房復審名單漏洞百出,市民意見很大。 “禁止經適房上市,才能彌補保障性住房審查的先天不足。”深圳市人大代表楊劍昌這番話一針見血。有消息說深圳已有計劃這樣做,明年可能推出相關政策,不準新的經適房上市交易,從源頭上堵住獲利之路。 造假者違法成本太低 今年深圳的保障房有7857戶通過初審后,只有6385戶通過復審。1472戶申請者為何被淘汰?先前鬧得紛紛揚揚的虛報信息申請者是否會面臨處罰?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回應,近期將出臺處罰細則規定。將在終審環節對弄虛作假行為進行認定,一經查實,將公布作假者名單,弄虛作假者必受到追究。
說到處罰,不少市民認為不太樂觀。根據《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條例》,以隱瞞或者虛報人口、戶籍、收入、財產和住房等狀況的方式弄虛作假的,由主管部門駁回其申請或者取消其輪候資格,處5000元罰款,3年內不得申請保障。
如此輕罰,也就不難明白那么多人為何視造假為兒戲。許多市民直言:只有讓造假者終身不能申請保障房,才能產生一定的威懾力。
今年深圳“兩會”召開期間,不少深圳市人大代表建議,追究騙購經濟適用房者刑事責任,嚴厲打擊非法侵占公共財產行為。同時必須嚴格追究審核人員的責任。
如何處罰那些虛報保障房申請信息者,即將出臺的處罰細則令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