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太陽能行業專家羅贊繼表示,太陽能熱水器強制性標準將于年內正式出臺。
近期一項由全國24個省市消費者協會共同完成的調查稱:超過四成的太陽能熱水器一到冬天就“罷工”,不能有效保持溫度。而“罷工”主要原因是企業未按國家標準生產,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甚至小作坊貼牌生產劣質太陽能熱水器。
調查發現,這些熱水器企業生產的熱水器保溫層越做越薄,厚度連4厘米都不到。而為了確保太陽能熱水器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正常使用,水箱保溫層的厚度一般不能低于5厘米。據此前媒體報道,一臺裝有20根集熱管的“正牌”太陽能熱水器的市場價一般在1500元以上,而“貼牌”產品只需800元左右甚至更低。
這些貼牌太陽能熱水器偷工減料、以次充好,保溫效果差、使用壽命短,尤其是冬日溫度低、太陽日照時間短,貼牌太陽能熱水器的質量問題便會凸顯。為躲避消費者究責,貼牌廠家冬日便會“冬眠”,其經銷商冬季也會迅速撤店,等到來年3月,二者換個品牌卷土重來,因次,在行業里,二者有個名稱叫“候鳥廠家”和“燕子經銷商”。
據羅繼贊介紹,目前施行的太陽能熱水器國家標準僅具有指導作用,對企業并沒有約束作用,而前不久定稿的新標準中已將有關能效標準修訂為強制性標準,該標準有望年內正式出臺,屆時工商質檢部門在查處偽劣太陽能熱水器時將有據可依。
在強制性標準出臺之前,消費者選購太陽能熱水器也有一些簡便的指標可以借鑒。例如北京天普太陽能公司在“3·15”期間免費發放太陽能熱水器甄別28招手冊,內容形象直觀,在這里摘選部分供廣大消費者參考。
太陽能熱水器甄別技巧:
第一招:選品牌、看產地、找認證。在鑒別正規品牌和貼牌品牌時,可以通過品牌名稱、產地和認證進行區分。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規定,產品需標識生產廠家名稱及產地,正規廠家產品多會按照規范標注,而貼牌太陽能包裝上一般沒有標準生產廠家名稱和產地。此外,找產品上的認證標識也是好辦法,正規廠家產品多已受到質量體系和環境體系認證,或金太陽等認證。
第二招:看材料,看技術。大廠家的銷售店,一般會展示內部解剖桶,對于產品各部位使用的材料與技術,經銷商多會圍繞“熱的快、涼的慢、用的久”進行介紹,而產品說明書也會不遺余力地介紹。
第三招:看細節,比做工。貼牌太陽能熱水器在細節方面很容易暴露出問題,消費者可以通過支架穩定程度、真空管穩定度進行篩選。貼牌太陽能熱水器鑒于成本,一般支架也是能省則省,所以通過看不銹鋼支架是否"貨真價實",是否晃動,也是鑒別正規產品與貼牌產品的方法。
第四招:太陽能按升賣。不同的消費者家庭對于熱水器的儲水量要求不同,為此,正規廠家都是按水箱容積對熱水器進行推薦購買,而貼牌廠家為了節省水箱成本,水箱小,推銷過程中,則按真空管數量進行劃級。
最后,提醒消費者不要圖便宜,畢竟一份價錢一分貨,嚴重低于市場價的產品,購買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