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的追問,雖然令對方難以回答,但卻對找回貨物無濟于事。在多次交涉后,天地華宇方面提出解決方案:愿意按照丟失貨物運費的2-3倍進行賠償,即賠償他144元-216元。小黃斷然拒絕了,“哪有這么便宜的事情?”他仔細“研究”寄件單后進行了一番“聯想”:當時的寄件單上注明了貨物價值5000元,但為了節省15元的保價費,最后沒有保價,“(天地華宇)在知道貨物價值、沒有保價,只要賠償2-3倍運費即可完事的情況下,有沒有可能做出別的事情?”
而天地華宇里水分公司則有不同看法。該公司一名負責人唐經理承認,該貨物確實被人冒領,但“我們有責任,客戶也有責任”。他解釋說,收件后,該公司會按照寄件單上的號碼,給收件人發提貨密碼的短信。而因平時的工作中,寄件人留下的收件人一般都是負責人名字,“很多時候負責人都會安排其他下屬來接貨,而不是本人親自來”。因此,在手機號碼、提貨密碼都對得上的情況下,才同意對方取貨。
至于失單后的賠償,他表示,在寄件單上即有合同約定,“如果沒有保價,只能按照丟失貨物運費的2-3倍賠償”。唐經理還強調說,這是公司成立9年來第一例失單,并已報警。對于小黃“貪貴吞貨”的質疑,他也針鋒相對,“也不排除是他串通發貨人、收件人,故意冒領后來索賠騙費”。
案例2:丟失
新手機深圳轉一轉
僅剩下耳機
投訴人:李先生
被投訴公司:圓通速遞公司佛山分公司、深圳分公司
投訴原因:新手機在快遞過程中丟失,僅剩下一對耳機
結果:圓通速遞佛山分公司客服稱,已接到寄件人反映,正在調查
“服務遍神州,誠信遞萬家”,以此為市場宣傳口號的圓通速遞公司,在業內頗有影響力。不過,在今年3·15消費者日前夕,其誠信卻受到佛山禪城區寄件人李先生的懷疑。今年3月3日,李先生通過網絡購買了一臺價值1800元的索愛7715型新手機。收到手機后,他發現新手機的耳機接觸不良。經與賣家聯系后,3月12日下午5時許,他找到圓通速遞佛山分公司,將新手機與耳機一并發回賣家。
次日下午1時許,他接到賣家電話,該公司快遞員拿來包裹當場拆封時,發現里面僅剩下一副耳機,寄件單上的新手機不翼而飛。見此情況,賣家遂拒絕簽收。李先生立即聯系圓通佛山公司進行查詢,該公司客服查詢單號后證實說,“當時在佛山稱重時包裹是0.36公斤,到該公司廣州分撥中心也是0.36公斤,到深圳公司那邊后重量變了”。至于具體變成多重,客服代表沒有回答,僅表示“正在查,需要時間”。
此后,心急如焚的李先生多次致電聯系圓通客服,但均被告知“正在調查,尚無結果”。而按照網購時的約定,如果存在質量問題,在發貨后15日內須進行退貨處理。李先生不僅擔心找不回手機,也擔心延誤時間后無法辦理退貨。昨天,記者致電該公司客服代表,希望能就此事采訪有關負責人。截至記者發稿時,該公司仍未給出回應。
同在禪城的一名潘先生,也曾有過快遞手機丟失的經歷。2008年10月下旬,潘先生通過一家快遞公司,將新買的一部價值2000元的手機快遞給高明區某政府部門的朋友。因沒有經驗,對方簽收后1個多小時才打開包裹,這才發現里面僅有包裝盒。潘先生接到朋友電話后氣憤不已,但因對方已經簽收,苦無證據的他只得將這口惡氣咽了下去。事后不久,該快遞公司的收遞員居然再次來辦公室,潘先生忍不住對其一頓破口大罵,回頭就把Q Q簽名改成了“人不能無恥到這種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