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報香港12月15日電(記者 劉秋偉)香港消費者委員會15日公布的一項測試結果顯示,香港市面多款香脆零食被驗出含可致癌物“丙烯酰胺”。
香港消委會早前連同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測試了市面90個香脆零食樣本,當中包括薯片、餅干和谷類早餐等。結果發現89款含有可致癌物質“丙烯酰胺”,其中“珍珍”薯片的燒烤味薯片,“丙烯酰胺”含量高達每公斤3000微克,是所有樣本中最高。
“丙烯酰胺”含量排第二的是“Orion”的魚仔餅紫菜風味,含量達2100微克,第三是“首選牌”的燒烤味薯片,含有1300微克;即炸零食方面,“丙烯酰胺”含量最高是“BurgerKing”的即炸薯條,達到每公斤890微克。而“明輝”牌印度尼西亞蝦片,是90款零食中唯一一個沒發現含“丙烯酰胺”的樣本。
香港消委會表示,現在沒有研究表明要汲取多少分量的“丙烯酰胺”才對人體有實質影響,但“丙烯酰胺”是在高溫加熱過程中形成的污染物,通常含豐富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質的植物性食物,在高溫加熱中會產生。消委會建議,市民不應過度烹煮食物,包括高溫或加熱時間太長,也希望業界積極針對“丙烯酰胺”的成因,改進配方和加工技術,降低食物中這類致癌物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