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小龍蝦后出現酸痛的癥狀,而且這些小龍蝦大多是在正規餐飲業或家中自己烹飪的——18日至今的一周內,南京兩家大型醫院收治到10多名患者均因食用小龍蝦而出現身體問題,嚴重者甚至還因腎功能受損,出現了“醬油尿”,經醫生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癥,這是近年來少有發生的現象。
事由
吃小龍蝦腎功能受損
“最近幾天,我們醫院的急診科陸續收治了3名因食用小龍蝦而入院的病人,奇怪的是,與普通龍蝦帶來的食物中毒不同的是,這些患者沒有出現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均表現為肌肉酸痛難忍。”23日,江蘇省人民醫院腎科主任醫師劉佳說,這3名患者均食用過小龍蝦,且都是吃完后出現全身酸疼、呼吸不暢的狀況,經檢查發現,3人血液中的肌紅蛋白高達4000μg/L、6000μg/L和在1000μg/L,其中肌紅蛋白在1000μg/L左右的患者已出現尿蛋白,腎臟功能受到影響。
劉佳指出,一般正常人的肌紅蛋白不會超過50,而這3名患者不但超過這么多,且其肌肉也出現溶解現象。“目前對于這樣的患者我們會采用堿化尿液處理,并給患者輸液、讓患者多飲水,以幫助肌紅蛋白排出體外。一些不是特別嚴重的腎臟損傷也是可以逆轉的。”劉佳表示,根據該院的急診記錄,一周以來已收治因食用小龍蝦而出現肌肉酸痛、僵硬癥狀的病人十多人。這些病人以中青年人為主,分布比較分散,既有在飯店食用加工好的小龍蝦,也有買了小龍蝦回家自己加工的。除南京外,還有個別病人是從外地轉來的。
進展
南京食安委介入調查
南京市農林局有關人士說,目前對小龍蝦是實施產地管理,也就說針對小龍蝦生產養殖及農貿市場銷售,每個月都會根據市場情況進行抽檢,抽檢內容包括氯霉素等抗生素及農藥殘留,總共有十幾項內容。從近期的抽查結果來看,現有的檢測項目都沒有問題。至于是否有新的化學污染物質污染了小龍蝦,專家說,目前的抽查只是針對已知的毒物殘留,對于未知的,之前的抽查是沒有辦法知曉的。南京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華文23日表示,目前食安委已介入調查此事,一旦有確切的消息將迅速發布。
排查病因像破案
一位檢驗專家說,檢測沒有太大難度,關鍵是不知道檢測什么。龍蝦門事件與普通中毒事件不一樣,以前遇到的流行病學調查都有規律,就是到最后,所有證據都會指向一個方向,如常見聚餐中毒,醫院收到十幾個患者,然后調查大家吃了什么菜,順著這個方向,很快就能找到源頭。但龍蝦門卻十分棘手,現在還不知道什么具體原因,更不知道什么物質導致患者患病,患者與患者之間沒有關聯性。疾控部門在調查,有時候跟破案一樣,需要將懷疑的對象一一提出,然后才能逐一驗證。現在的龍蝦門沒有一個明確方向,大千世界,有毒的物質何止上千,如果這么一一驗證,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有結果。目前,專家可以有的辦法,就是和農林、食品等多個部門一起合作,從源頭開始梳理,然后逐個排除,否則,僅靠一個部門或十幾份患者的病例報告,是無法追蹤到真相的。
醫院的專家說,從現有的病例來看,患者集中出現,是從來沒有的現象,“肌肉溶解”疾病不是疑難雜癥,醫生做能做的就是對癥治病,一般都可以化解危險。但究竟是何種因素導致,則無法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
排查
“洗蝦粉”嫌疑最大
最先發現“龍蝦病例”的鼓樓醫院急診檢驗科醫生一直在追蹤這些病例,并發現不少疑點。醫院進一步了解后,發現患者食用過的小龍蝦都特別大,看上去特別干凈。為此醫生專門問了小區附近的一個賣龍蝦小販。小販承認自己的小龍蝦是洗蝦粉洗的,但具體洗蝦粉是什么成分,小販說不上來。
一些餐館老板介紹,洗蝦粉很好用,兌水化開,把小龍蝦浸泡在里面就完事了。用不了10分鐘,粘附在小龍蝦肚子上的臟東西就會自動掉落,偶爾還有點臟,拿自來水沖一下就能全部弄干凈。洗蝦粉兌比方法是,一斤粉加100斤水,水可以反復利用,直到臟的不能再洗為止。青殼蝦在水里只能浸2分鐘,紅殼蝦可以浸10分鐘,就能把臟東西都洗掉了。但撈起后最好拿自來水沖一下,否則蝦殼上容易沾上藥粉的氣味。洗蝦粉的包裝只使用了最普通的塑料袋,外面沒有任何成分說明與產地介紹。打開袋子,一股類似五香粉、香辣粉的氣味撲鼻而來。
其實“洗蝦粉”并不像部分商戶所說的“是一種食用堿,主要成分是檸檬酸和亞硫酸鹽”。食監所有關負責人介紹,檸檬酸和亞硫酸鹽這兩種成分的確屬合法的食品添加劑,但是“洗蝦粉”中還有很多沒有分離出來的成分,這些成分到底是什么尚不清楚。 “洗蝦粉”其實是工業領域普遍使用的一種除銹劑——草酸,其酸性為醋酸的10000倍,對人體危害極大。同時,含有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質,對人體危害非常大。
南京市衛生監督所有關人士表示,目前衛生監督部門及區疾控中心已介入調查此事,目前線索較多,但致病的真正源頭不是十分明確。如很多市民懷疑是“洗蝦粉”導致中毒,但是醫生認為“洗蝦粉”的成分是草酸,而草酸無法導致產生這種疾病。
說法
是不是傳說中的“化尸粉”
“龍蝦門”出現后,一些市民產生擔憂情緒,因為橫紋肌溶解癥會導致肌肉溶解,有人甚至想到武俠小說里的“化尸粉”,一把撒下去,人就化成一攤污水然后了無蹤影。肌肉溶解是不是類似于“化尸粉”那樣?
鼓樓醫院的專家說,橫紋肌溶解癥會導致肌肉溶解沒錯,但肌肉溶解到一定程度就會停止,一般來說,受橫紋肌溶解癥危害最大的器官是腎臟,這是因為肌肉溶解出來的肌紅蛋白,顆粒較大,一方面會影響腎臟代謝,另一方面會堵住腎小管,最終導致腎衰竭。
癥狀
吃過小龍蝦 女孩全身酸痛
“誰能想到吃小龍蝦還能把自己吃進醫院啊!唉……”23日上午,躺在江蘇省人民醫院腎科病房的小敏(化名)對于此次龍蝦中毒事件不愿意多講,坐在床邊的媽媽不置可否地說。據了解,小敏是20日住進醫院的,當時,小敏因全身酸痛持續一天未緩解到醫院就診,“不吐又不拉,一開始根本沒想到會是吃出來的問題。”小敏在醫院急診就診時,醫生就問她有沒有吃過小龍蝦,她確實在19日凌晨3時左右在外面吃了小龍蝦,喝了啤酒,這時她才想起,全身酸痛正是在吃小龍蝦后出現的。
對于這次龍蝦“中毒”,劉女士怎么也想不通。經過醫院治療已基本無大礙的劉女士,坐在病床上一邊給親友發短信報平安,一邊說:“我們家的小龍蝦是自己買回家做的,買的時候就是看著蝦子很新鮮,又大又干凈,才買了5斤回家過過癮。”劉女士說,因為知道小龍蝦里面容易藏細菌,她特意讓母親做之前又用刷子刷了一遍,把鰓都挖掉了,而且,煮開之后還加煮了1小時。經過步步把關后,被家人詡為蝦王的劉女士大快朵頤,“我媽和老公一人吃了幾個,絕大部分都是我一個人吃掉的。”享受完美味后沒多久,劉女士就出現了全身酸痛,“背部特別明顯,就像針刺一樣疼,還出現胸悶、氣促、呼吸困難,整個人都喘不過起來。”
江蘇省醫院急診科觀察室一位當班醫生表示,最近一周來,該院已收治了十多例因吃小龍蝦“中毒”的患者了,最嚴重的甚至昏迷不醒,送進了重癥監護室搶救,所幸搶救及時,才幸免于難。
鏈接
肌肉溶解
主要是由于擠壓、外傷、劇烈運動等因素造成肌肉損傷引起的,此外一些對肌肉產生損害的病毒、降脂藥、β2受體激動劑、苯丙胺、毒品等藥物也會使肌肉溶解。因為肌肉細胞膜被破壞,使肌肉細胞中的內容物被釋放到血液中,這些內容物就包括大量的肌紅蛋白。由于肌紅蛋白需要通過腎臟來排出體外,而肌紅蛋白本身就是個“大個子”,所以很容易阻塞腎小管,影響腎功能。癥狀較輕的會產生血紅蛋白尿,嚴重的還會引起急性腎衰竭。
閱讀延伸
吃小龍蝦會惹麻煩
皮膚過敏 小龍蝦是一種高蛋白食物,蛋白質攝入過量會出現異種蛋白反應,就可能造成全身過敏,出現紅色的風疹團。
急性腸胃炎 吃不干凈或未煮透的小龍蝦很容易得急性腸胃炎。
痛風 吃小龍蝦時不要喝啤酒,因為小龍蝦蛋白質高,嘌呤含量也非常高,如果吃龍蝦同時大量喝啤酒就可能引起血尿酸增高,引起痛風發作。
本組稿件據南京晨報、現代快報、東方早報、金陵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