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貼示:
套餐裝修常見陷阱
·不標明價位級別,裝修公司通常只告訴你使用某品牌的產品,但多數情況下都不會標明型號、價位以及等級。即便是形似,也難免會被偷梁換柱。
·使用非通用名稱,裝修公司提出,配套的是某品牌乳膠漆二代、三代。實際上人家的產品根本沒有這種叫法。如果合同里沒有寫清楚,那么究竟是用哪種墻漆,就是裝修公司說了算了。
·增項收費偏高,在套餐以外增加項目的收費標準普遍較通行標準偏高。
理性認識“套餐”
根據以“套餐”為主打產品的裝修公司對2萬家用戶的統計,發現選擇“28800套餐”的每個家庭裝修的平均裝修費用在45600元左右。平均超出套餐標價60%左右。實際上“套餐”模式之所以被眾多商家套用,只是一個吸引眼球的手段,能夠符合套餐價格的公司幾乎沒有。
“裝修套餐”這種裝修模式對于消費者肯定是有一定優勢的,這種優勢主要是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大宗的材料供貨的合同,肯定比個人購買要便宜得多;第二,由于大部分主材相同,裝修公司的施工工藝也就相對純熟;第三,消費者一站式完成家居裝修,省時、省力、省心。
多家裝修公司及業內人士表示,選擇“裝修套餐”的消費者,之所以最后普遍“超支”,或因裝修過程中不斷出現問題而有“上當受騙”的感覺,其實和套餐裝修的廣告誤導有關。“裝修套餐”的低價缺口是從按建筑面積計算和品牌選擇上來彌補的,所以消費者在選擇“裝修套餐”時一定要理性消費,事先要問好什么內容包括在套餐內,什么不包括在內。針對這種裝修方式的特點,格局合理的新戶型更適合“裝修套餐”,而老式戶型或改動比較大的居室則不適宜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