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制品在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項目上問題突出,占不合格食品總數的近三成。昨日,武漢市工商局披露上半年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測結果,重點對食品抽檢情況進行解讀。
據悉,市工商局上半年在流通領域對全市干貨制品、糧食制品、腌熏制品等共計19類商品進行了質量監測,范圍覆蓋中心城區和遠城區的商場、超市、集貿市場、街邊門店等。
共抽取樣品360個批次,總體合格率為77.8%,較上年增長10.6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合格率為75.4%,較上年增長8.9個百分點。
監測結果顯示,共有4類食品問題較突出。
豆制品菌群問題突出
豆制品在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項目上問題突出,占不合格食品總數的26.76%。抽檢不合格的19個批次的豆制品中,有18個批次分別在這兩個項目上超標。相關人士指出,造成此狀況的原因有的是廠家質量監控不嚴,有的是在賣場二次污染的。
名牌瓜子、蜜餞“過甜”
占不合格食品總數的9.85%。此次不合格的瓜子、蜜餞均系“天喔”、“正林”、“康輝”、“旭東”等名牌,主要在糖精鈉、甜蜜素項目上超標。糖精納、甜蜜素是食品添加劑中的甜味劑,系化學合成,沒有什么營養,只是起到代替食糖調節甜味的作用。
糕點防腐劑用量過度
糕點“防腐”過度,占不合格食品總數的16.9%。苯甲酸是我國目前常用的食品防腐劑,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由微生物的活動而引起的食品變質,而在面粉中添加的增白劑也會有部分轉化為苯甲酸。但攝入過量的苯甲酸會增加肝、腎的負擔,引起人體腸道中微生物的失衡。
鹵制品四方面超標
鹵制品在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苯甲酸、無機砷四方面均有超標,占不合格食品總數的15.49%。據了解,砷在體內蓄積過多,對人體會造成較大危害,重者可出現脫水、體溫下降、虛脫、煩躁、痙攣、昏迷,并可出現尿少、尿閉,肝臟、腎臟損害。
不合格食品已立案處理
據了解,此次抽檢結果均已告知相關當事人,并給予15天的復議期,但工商部門未接到相關異議申請。目前,不合格食品名單已轉發至轄區工商分局進行立案處理。
工商部門希望社會各界對此保持“零容忍”,為了800多萬市民的飲食健康,只要超標就是違規,就要曝光查處。此外,工商部門還指出,超市、門店等要聽取廠家意見,聯手加強賣場衛生管理和儲存條件監控,避免食品的“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