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信自稱“蘇州公安部門”的騙子電話險上當
銀行相助,93萬“虎口脫險”
“多虧銀行工作人員再三提醒我,否則我養老的錢就全沒了。 ”看著手中的90余萬元安然無恙,家住靜安的毛女士感到十分慶幸。近日,她受騙子電話蠱惑,差點將用來養老的90萬元打入對方賬戶,所幸銀行工作人員提醒及時,才使她的財產化險為夷。更令她意外的是,銀行還特事特辦,將她已轉成本票的錢重新轉為定期,使她免受3萬多元的利息損失。
■相關連接
ATM機騙局“升級”:封住出鈔口,用英文轉賬詐騙
晨報訊 最近,ATM機騙局“更新換代”:騙子將出鈔口用黑塑料板封住,然后在機器旁貼上提示,讓取款者撥打電話。一旦取款者相信,真正的“釣魚”開始了。
近日,一名市民在ATM機取款時,一番正常操作后,卻發現ATM機并未吐鈔。仔細檢查后,該市民在ATM機上發現了一張紙條:“由于近期系統升級,在ATM機上辦理業務時請您根據ATM機屏幕顯示進行操作。如在交易中有吞卡或吞鈔等現象,請及時與客服中心取得聯系,并及時處理,否則損失自負!客服熱線‘4006××××××’。”銀行的客服號都是5位數,聯想到最近經常發生的一些騙局,該市民當即報警。
據市公安局刑偵總隊的韋警官介紹,11月28日至12月8日,閘北、黃浦、徐匯等區累計已接到此類報案13起,其中僅有2起被騙成功,2名受害人共損失9000余元。調查發現,ATM機之所以不吐鈔,是因為出鈔口被人用黑塑料板封住了。韋警官撥打“4006”的10位數客服電話后,對方首先詢問的便是卡內余額有多少。當聽說余額很少時,便要求市民前往營業所辦理相關業務;當聽說余額有6萬元時,對方要求韋警官立即轉入英文模式,隨后便轉入轉賬模式。民警發現,此類案件大多發生在晚上11點至第二天凌晨三四點鐘,此時取款人相對較少。
今年10月,在南匯、嘉定、浦東、寶山等區的銀行,曾出現過類似的詐騙案件,警方3天內抓獲了嫌犯。警方提醒廣大市民,遇到此類案件要提高警惕,在轉賬操作前,應前往銀行向柜面工作人員當面咨詢或撥打“955”開頭的5位數銀行客戶服務熱線進行確認,切勿依陌生人要求泄漏個人身份和賬號密碼等信息并轉賬。
毛女士告訴記者,幾天前,她接到一個自稱“蘇州公安部門”的電話,說她在蘇州開通了一個電信業務,因欠話費1800余元,已被列為犯罪嫌疑人,并提醒她在銀行中的資金已不安全。“他們讓我把所有銀行存款轉入建行或農行的安全賬戶,否則在其他銀行的存款會被凍結18個月,等待結案。”毛女士回憶,電話里她被再三告知不要與銀行工作人員談及此事,以免影響公安部門破案。于是她信以為真,當天下午2點半就趕到上海銀行江寧支行,將12張定期存單總計 90余萬元全部提前支取,并開立本票。
在辦理過程中,銀行柜員一再提醒毛女士,提前支取定期存款會有利息損失。但毛女士推說有急用,要求當場開立本票。在等候時間內,毛女士越想越不安?吹介T口張貼的“警方提示”,加上銀行的反復提醒,毛女士拿著本票出門后,忍不住撥打了110報警求助。當被告知這是騙局時,她大驚失色,一方面為保住了90余萬元存款而慶幸,另一方面又為定期存單提前支取而損失的利息感到心疼。
毛女士再次來到江寧路支行,希望銀行能幫她挽回損失。聽說毛女士的遭遇后,銀行一邊安撫她的情緒,一邊與相關部門對儲蓄定期結清交易取消方法的操作與風險可控性進行協調。由于儲蓄定期存單有12張,其中有些還是自動轉存,業務相當復雜。銀行工作人員忙到晚上7點多,才處理完這筆業務,幫毛女士共挽回了33810元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