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就是這樣,找不到工作就要接受它
“父親一定要在2013年前后,也就是在父親的60歲前后,一定要和你媽,我們全家到北京去好好玩幾天,到時候,我們大家都有錢……”
除了無與倫比的自豪感,韓勝利4年大學的經歷,也給韓家帶來了另一個“副產品”。
每次坐汽車回家的時候,韓培印都會從城里抱回來些東西,比如成箱的方便面,或者大袋的糖果。久而久之,勝利的母親在家里開起了全村第一個小商店,把這些城里抱回來的東西拆著賣給鄰居們,掙點小錢。
因為勝利的關系,這個商店也有了些令韓培印驕傲的感覺。他甚至直接用兒子的名字命名商店,并且把“勝利商店”幾個大字印在了商店的招牌上。
當商店的經營漸入佳境的時候,勝利大學畢業的時間也慢慢臨近了。這讓韓培印幾乎有一種馬上要“解放”的感覺——4年的時間,一邊出賣勞力,一邊四處借錢,他覺得自己已經被累得“一點力氣都沒有了”。
“現在像毛主席說的那樣,你像燕子一樣要起飛了。”他對兒子說,“咱們農村人沒有后門,親戚朋友也沒有當官的。你要自己走出去,不能再靠別人了。”
可就業的形勢卻讓人無法樂觀。李軍虎說,西安每年有幾十萬名大學畢業生同時找工作,對于這個人口不足千萬的內陸城市,就業競爭的激烈可想而知。
更何況,勝利似乎并沒有做好找工作的準備。2006年年初,勝利第一次參加了人才招聘會。在人山人海的招聘現場,他穿著灰色的運動服,挨個走近每一個攤位,看一看,又轉身慢慢走開。兩個小時內,他沒有遞出一份簡歷,甚至根本沒有講出一句話。
當他皺著眉頭走出招聘會的時候,跟在后面的李軍虎忍不住了:“你覺得怎么樣?”
“還可以吧,有幾家公司招通信專業的。”韓勝利說。
“可我看你一直沒說話啊?”李軍虎覺得自己簡直恨不得揍他一拳,“你知道自己最大的缺點是什么嗎?”
韓勝利淡淡地笑了一下:“我最大的缺點就是不太說話,性格內向了一點。”
“原來你知道啊!”李軍虎很生氣,可他轉念想想,按照韓勝利的性格,這樣的結果也是正常的。
隨著畢業的時間越來越近,找工作的形勢也變得越來越嚴峻了。一直在村里留守的母親開始擔心,兒子畢業了拿著行李再回村里勞動。“咋辦啊,我的天,咱村里人都會笑的,說你白念了。”
曾經“熱門”的通信專業也不像傳說中那么好找工作了。各個學校擴招培養的學生數量已經超出了市場需求,韓勝利聽說,有些單位招自己這個專業的員工,工資只能給五六百元,勉強夠住夠吃。而他想,這個數字是能夠接受的。
“實在找不到工作,人家給300塊也行啊,先給人家干著。”他輕輕地說,“哪怕人家不給錢呢,先給人家干著也可以啊。”
可沒過多久,他又焦慮了起來。“萬一真找不到工作,你一分不要給人家干,那生活費咋辦,住宿費咋辦?還要跟家里拿錢的話,說不過去。”他說著,撐大了眼睛,仿佛要忍住眼眶里的淚水,“感覺給我爸沒什么交代。”
韓培印卻依舊是樂觀的。他始終覺得,無論如何,“大學生”總是一個光鮮的身份,不可能面臨沒飯吃的問題。隨著勝利畢業時間的臨近,他開始越來越細致地編織自己的夢想,并且換掉了已經寫滿的筆記本,寫在了一個新的黑色本子上:
“明利(老韓的大女兒),勝利,父親一定要在2013年前后,也就是在父親的60歲前后,一定要和你媽,我們全家到北京去,到時候,我們大家都有錢,到北京一定好好玩幾天。現在我們大家,勝利你要好好學習,明利要好好過日子,你媽好好管家務,我在西安好好掙錢,爭取有那么一天。”
他并不知道,勝利此時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導購啊、服務員啊、保安啊都行,只要別人能要我。”韓勝利說,“現實就是這樣,找不到工作就要接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