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你們細心檢定,加班加點完成證書,讓我們可以準時復工,也能為疫情防控盡一份力。”2月28日上午,漢陽一家生產醫用和日常防護口罩的企業拿到了湖北省計量院的計量證書,正式具備了復工復產的條件。
當前,疫情防控正處于膠著對壘的關鍵時刻,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的復工也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一環。湖北省計量院全力服務企業,調試好企業計量器具,做好企業復工的計量“把關人”。
“臨危受命”不推辭 克服出行困難服務企業
“我們是漢陽一家生產醫用和日常防護口罩的企業,現在急需對生產用計量器具進行檢定盡快復工,已求助多家第三方校準公司未得到答復,希望你們能盡快安排下場檢定!”接到企業的求助電話后,省計量院毫不猶豫便接下了此次的外出檢定任務。
同時,該院第一時間與企業的技術人員對接具體工作,了解計量需求,并根據企業生產安排,立即協調院醫學所、力學所和熱工所的6名檢定人員于2月25日下場檢定。
因武漢交通管控措施進一步升級,分布在武漢各區的檢定人員出行便成了難題,然而檢定人員為幫助企業如期復工生產,或聯系社區應急車輛,或騎自行車、電動車來克服出行困難,準時達到企業開展檢定工作。
“精準”服務企業 嚴格按照標準完成檢定
“你們完成檢定需要多久呀?我們想盡快復工生產。”看到檢定人員繞著設備仔細勘察,甚至還把一些零部件拆下,企業人員開始擔心起來。
“像這臺拉力試驗機必須要校準,否則就量不出準確的拉力數值,無法保證口罩的拉伸性能。按照《GB19083-2010 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醫用防護口罩帶與口罩體連接點的斷裂強力不小于10N。過松容易掉,過緊不舒適,而且被汗水浸濕后也會改變松緊狀態,隨時可能造成暴露,這會增大醫護人員感染的風險。”力學計量檢定員包福一邊耐心地講解儀器的規范使用知識,一邊詳細詢問設備使用情況。
檢定拉力試驗機。通訊員供圖
經過反復調試和檢測,包福終于圓滿完成檢定工作,讓拉力試驗機的各項指標都達到了使用要求。為保證使用過程中測量數據的準確性,檢定完后,包福還不忘囑咐企業人員在使用拉力機過程要注意的安裝、操作和讀數等問題。
服務全面周到 免收企業計量費用3.3萬
熱工所陳航則負責校準壓差計、智能風速儀等儀器,由于部分壓差計拆卸不方便,他便爬到高處進行檢定,扶在墻上記錄數據。有些壓差計指針不回零,他主動幫客戶調修,并向企業技術人員告知調整方法,穿著防護服的他很快就汗流浹背。
現場校準壓差計。通訊員供圖
“你們真仔細,是服務過我們的校準機構中最‘較真’的一個。”客戶連連點贊。
“計量就是要講究精準,技術法規怎么規定,我們就怎么做,防疫物資的質量可一分一毫都馬虎不得!”陳航一邊工作一邊回復道。
檢定干燥箱。通訊員供圖
校準酸度計。通訊員供圖
直到下午1點,6名檢定人員才完成所有的檢定的項目。醫學所4名檢定人員完成口罩質檢用滅菌鍋、培養箱、生物安全柜、潔凈工作臺、潔凈生產車間等裝備設備檢定共18臺件,并就設置生物安全柜的風速、風流向、人員保護等指標給予了技術指導意見;包福和陳航完成拉力試驗機、電子天平、壓差計、風速儀等計量器具檢定共16臺件,此次外檢共免收企業計量費用3.3萬元。
加班加點工作 讓檢定時效大幅縮短
現場檢定完成,還沒來得及松一口氣,企業人員又提出了新問題:“生產準備已做得差不多,預計2、3天后就便要開工,證書什么時候能完成?”
6名檢定人員顧不上吃飯,直接回到省計量院光谷基地,加班加點進行企業34件儀器設備的數據處理和證書錄入工作,當天全部證書初稿就已進入在線審核流程,大大縮短了出具證書時間。此時,距離他們到企業現場檢定,還不到12個小時。
秉著“計量功夫在平時”的工作理念,證書到位后,檢定人員還與企業人員共同建立了技術服務微信群,隨時服務企業生產過程中發現的各種計量技術問題,特別是計量檢校技術方面存在的難點問題。
據了解,在疫情防控期間,湖北省計量院前后共服務了武鋼、高德紅外等多家企業, 為企業全面復工復產提供服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