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疫情防控期間,防疫用品和基本生活必需品購銷差價超過30%的,市場監管部門按照哄抬價格行為依法從嚴從重從快查處。舉報電話12315。
編者按,2月29日,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李忠民參加了黑龍江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六場新聞發布會,就市場監管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復業情況作了介紹,并回答了記者提問。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藥監局、國家知識產權局關于切實加強疫情科學防控、有序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復業工作的部署,省市場監管局于2月12日出臺了關于應對疫情支持服務市場主體發展的二十條措施;2月16日,會同省藥監局、省知識產局轉發了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藥監局、國家知識產權局支持復工復產十條措施,共計三十條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復業具體措施。
總體上有三個層面的考慮
1、打“組合拳”:相關措施整合市場監管各項職能,貫穿各個環節,多措并舉、協調統一、強化合力。
2、做“快動作”:國家層面統一部署前,省市場監管提出二十條具體措施,打標立樣,總局十條措施出臺后,立即跟進、迅速對接。
3、下“大力氣”:立足轉變政府職能,重在打破常規,改革監管方式方法,創新服務舉措,在市場主體促生產、保經營、穩發展、渡難關上最大限度的提供政策支持,力促最短時間內落地見效。
六個具體措施核心體現
01、“不見面” 網上辦
提高“互聯網+” 服務水平,對市場主體登記注冊、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生產經營許可、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特種設備生產和充裝單位許可申請、除危險化學品外的省級重要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等推行網上辦理,努力實現全程“不見面”辦理。已為878戶與疫情防控相關的醫療器械、藥品、防護用品、消殺用品生產、運輸和銷售,以及與群眾基本生活密切相關行業的市場主體快速辦理了登記注冊手續;為2家檢驗檢測機構辦理增加醫用防護用品檢驗檢測能力資質。
02、壓時限 承諾辦
提出一系列壓減審批環節、時間和成本的措施,能簡化的簡化、能合并的合并、能減少的減少。比如,優化登記注冊流程,實行容缺受理、審核合一;優化藥品和醫療器械行政審評審批程序,啟動應急審評審批備案;壓縮復產轉產企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審批時限,對具備生產條件但暫不能提交相應材料的企業,需要辦理生產許可證的,實行“先承諾、當場辦”;簡化食品生產、經營許可流程,對停產2個月以上的食品生產企業只要承諾符合生產許可條件即可復工復產,對符合條件的部分食品經營企業實施“先證后查”。實施告知承諾后,辦理疫情防控期間所需的5類消毒用品原料(包括次氯酸鈣、次氯酸鈉、漂白粉、乙醇、過氧乙酸)以及保障春耕的2類化肥(包括復合肥料、摻混肥料)的產品生產許可證,從之前分別需要30天和10天,壓縮至目前的1天;目前,以告知承諾方式辦理食品經營許可和食品小經營核準共201件。
03、到期證 延續辦
疫情防控期間,對辦理工業產品許可證延續的企業,可在疫情結束后30日內辦理業務,期間保留原許可證號;企業在確保持續符合相關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前提下,自動延續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生產經營許可有效期,可于疫情結束后再提交延續(換證)申請;食品從業人員健康證明有效期屆滿的,延長有效期至一級響應解除之日起90日內;電梯維保單位可結合電梯使用情況和安全狀況,與使用單位協商一致,在保障電梯安全運行的基礎上,適當調整或延長現場維保周期;特種設備生產單位和充裝單位許可證、特種設備檢驗機構核準證有效期屆滿不足6個月的,可以網上申請延期。目前,已主動為符合條件的37家特種設備生產單位和充裝單位、特種設備檢驗機構辦理了39份行政許可延期。
04、急需求 上門辦
對生產企業轉產口罩、防護服等應急物資的,對疫情防控所需藥品的注冊申請,對涉及防治新冠肺炎的專利申請、商標注冊的,對疫情防控急需產品檢驗檢測的,對需要辦理防疫商品條碼業務的,對需要辦理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的,建立了綠色通道,實行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對陸續開工的鍋爐、壓力容器生產企業,按照企業的生產計劃,安排檢驗人員現場開展檢驗;對口罩生產轉產企業提供上門指導服務;跟蹤指導1戶乳制品企業增加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范圍,在總局批準其配方注冊當天批準生產許可;為16家企業的51個防疫產品提供了商品條碼辦理急速服務。
05、優服務 免費辦
在前期減免相關費用基礎上,市場監管部門所屬的檢定檢驗等技術機構,相關技術服務收費再減50%。針對口罩、防護服等疫情防控物資,實行免費檢測。鼓勵有條件的市地對其他防疫產品檢驗費用可采取政府買單方式減免。目前已為38家企業和有關政府部門免費檢測醫用防護口罩、醫用防護服、乙醇消毒劑、含氯消毒劑等疫情防控產品155批次。
06、輕違規 審慎辦
對無主觀故意且情節較輕的違規行為,堅持以教育為主。如:針對企業信用修復問題提出審慎異常名錄管理。現在有一批企業納入異常名錄,它就要受一些限制,包括獲得政府采購和招投標,也影響融資。為此,省市場監管局提出對生產、經營疫情防控相關物資的企業,已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經企業申請,可以簡化流程、盡快移出。對因受疫情影響暫時失聯的企業,可以暫不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目前,已將年初以來補報年報的1949戶市場主體移出經營異常名錄(或經營異常狀態)。
總之,為應對疫情支持企業復產復業,市場監管部門要做企業的貼心人,憂企業之憂,急企業之急,真正為企業排憂解難,要把這些措施落實落細落到位。
記者提問
記者:目前我省個體工商戶復工復業還存在哪些困難?針對這些困難市場監管部門下步將采取哪些措施?謝謝!
李忠民:個體工商戶在繁榮市場經濟、擴大社會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我省登記在冊的個體工商戶187.5萬戶,帶動就業人口超過400萬人。受疫情影響,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受到較大沖擊。前期我們作了一些抽樣問卷調查,全省個體工商戶復工復業比例大體為22.7%。現在主要瓶頸是:“九小”未解禁;用電、用氣成本高;缺少流動資金;場租費高;用工難等。
為幫扶個體工商戶應對疫情影響盡快復工復業,我們擬推出以下六項措施。
一是方便個體工商戶進入市場,充分運用好全程電子化手段,為個體工商戶提供便捷高效服務。
二是將個體工商戶年報時間由6月底之前延長到今年年底。
三是支持地方政府盡快建立完善經營場所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進一步釋放經營場所資源,更好地滿足個體工商戶創業就業現實需求。
四是充分發揮個私協會等社會團體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通過開展維權保障、宣傳教育、經貿交流等舉措為個體工商戶排憂解難。
五是鼓勵互聯網平臺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放寬入駐條件、降低平臺費用、幫助個體工商戶拓展經營模式。
六是在降低社保、稅收、用電、用氣價格、金融融資等經營成本方面,我們將協調有關部門在國家相關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落實措施。目前已經成文進入會簽程序,爭取盡快印發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