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日子,是我這一生中難得的經歷,混亂、疲憊、焦灼,但也勇敢、堅定、溫暖。從沒有像此刻這樣,懷念往日平凡的生活,唯有記錄下這艱難時日帶給我的感悟,期待春天早一些到來……
家人生病
春節前,年邁的父親在家摔了一跤,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后住進了醫院。住院期間,疫情形勢愈發嚴峻,武漢封城,江蘇啟動一級響應,我們每天在醫院照顧,也感受到氛圍越來越緊張。期間,弟弟返回馬鞍山,因為發燒被隔離在家中,沒有辦法返回南京,我一顆心吊兩頭,沒法不為家人擔憂。
愛人奔赴一線
就在這個時候,我的愛人作為一名軍醫,應召要回部隊參加集訓。2月2日,他從集訓地直接奔赴武漢火神山醫院支援。我和他只能通過視頻電話告別,他對我說:“不用擔心,就是跟平常出差一樣的。”后來,看到央視對他的采訪,他面對鏡頭說:“雖然我和家人說得很輕松,但我內心清楚,這是一次戰斗!”聽到這句話,我的心里說不清是什么感受,當然有擔心,但是也很驕傲。
回崗工作 毫不懈怠
2月3日,我結束隔離回到工作崗位。雖然不在執法一線,但我可以參加社區聯防執勤、張貼防疫公告、向群眾宣傳防疫措施,身為一名市場監管干部,我也有我的戰場。
2月4日,父親術后發燒,肺部感染,又再次入院住進了重癥監護室。重癥監護室沒法陪護,我仍是堅守工作崗位,每天下班后去醫院探望父親,與醫生探討病情。晚上一個人在家時,我既擔心父親、又牽掛愛人,輾轉反側,難以入睡,只希望著疫情早日過去,家人健康平安。
這段難熬的日子里,我遇到了很多溫暖的人。
那些和我一起在社區執勤的志愿者,很多都是七八十歲的老黨員,他們都是自己請愿參加,冒著寒風一站就是半天。勝利村108號門衛吳師傅的愛人,站崗的時候會唱紅歌給我們聽,五六十年代的歌,沒有一首她不會的。
元宵節的時候,局領導特意給每個執勤的同志送上了熱氣騰騰的湯圓,結對的社區也給我們準備了姜湯取暖。我給父親買了一個護理床,又大又沉,房子又沒有電梯,是單位的男同事們主動伸出援手,幫我抬上了三樓。
在能窩在家就決不出門的日子里,我的同事們每天帶著口罩走街串巷,檢查菜場、檢查超市、檢查藥店,“逆行者”的步伐堅定有力。
經此一“疫”,我理解了什么叫做“擔當”。是“擔當”讓我的愛人毫不猶豫奔赴武漢、讓我的同事們毫不退縮堅守一線,也讓我有勇氣一個人擔負起家庭的重擔和工作的責任。
我理解了什么叫做“眾志成城”。那是無論男女老少、無論在前線還是后方,每個人都在努力貢獻著自己的光和熱,匯聚成不可戰勝的力量。
我理解了什么叫做“中共黨員”。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哪里有需要,就沖向哪里,哪里最危險,就堅守哪里。我從沒有哪一刻如現在這般,為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而感到自豪!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我相信疫情終將過去,我們一定會等到春暖花開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