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傳統傳銷不同,金融傳銷沒有實體性產品,依靠下線的高額加盟費來獲利。但與傳統傳銷一樣,花樣翻新的金融傳銷抓住存在于人們內心的“快速發財”心理,傳銷著“一夜暴富”的神話。
鼎億投資公司在一份資料中這樣介紹自己:公司成立于2010年9月1日,注冊資本為6105萬人民幣,公司的核心業務主要用于發展大中小型企業,同時與國內各大銀行成為合作伙伴、強強聯手共同開拓金融市場,解決企業資金周轉緩慢、銀行紅線、商戶聯保困難等難題。
投資公司真正的集資時間,始于2011年1月。鼎億也以各種“項目”來提升員工和債權人的信心。
鼎億投資公司一名業務經理(債權人稱其為“高管”)表示,2011年,鼎億一項“看得見”的項目是拍下了位于徐州市泉山區繁華地段的不良資產普一大廈,并改名為鼎億大廈。
鼎億原計劃以1.35億元拍下整棟樓,但由于樓里有些商戶不同意,最終以9300萬元價格買下大樓一到三層。
胡大勝曾向員工表示,計劃裝修后出租或轉賣。他還宣稱,一到三層價值3個多億,有人要以2.8億的價格買下,但他沒同意。
鼎億的名號也依次從“徐州投資公司”“江蘇鼎億投資公司”變更為“江蘇鼎億實業控股集團”。這名高管表示:“感覺公司發展得還挺好。”因此,滿懷信心的他,像其他債權人一樣,加上父母的18萬元,一口氣往里投了100多萬元。
然而,除董事長跟他們宣傳的公司“大項目”,即使是公司的業務經理、會計,也不清楚公司的具體運作和資金去向。
鼎億在2011年5月1日擬定的一份《財務管理制度》規定員工,“嚴格遵守保密制度,不該看的不看,不該說的不說,不該聽的不聽。”
上述高管知道的是,鼎億實業旗下金甲化工有限公司亦是收購而來,除收購價2700萬元,鼎億還投1000萬元進行生產。
廣告里的江蘇鼎億實業集團公司,致力于發展大中小型企業和5大銀行合作,強強聯手共同發展。公司旗下擁有徐州金甲化工有限公司、徐州九里開發有限公司、徐州惠君房產開發有限公司、徐州紅樓商務娛樂有限公司等擔保機構。
但除金甲化工公司和胡大勝老婆經營的龍順喜相逢酒店,鼎億實業旗下的公司或項目多數名不副實。
這名高管透露,九里開發公司、惠君房產公司本來是有的,但后來胡大勝又突然宣布“不跟他們合作了”。
債權人借據上顯示,債權人投的款匯往一個叫“鼎佳貴貿易公司”的賬戶。
多名高管懷疑,這個公司僅為金甲化工公司進些原料,實為虛設。而鼎億旗下另一個公司—東嘉裝飾公司,則被人們懷疑是鼎億的地下錢莊。
對于其宣稱的另一項目徐州彭城飯店,這名高管表示:“別人早已經買了,實際上沒有這個項目。”年后,胡大勝宣布擬斥巨資擴建千佛寺,并經營“功德園”墓園,但胡大勝跑路的速度明顯快于跑審批手續的速度。
鼎億花大錢打造的金帝豪高級會所,還沒趕上3月28日的試營業,公司卻已群龍無首了。
直到老板跑路后,債權人們方才醒過神來,質疑鼎億是金融傳銷。一債權人表示:“鼎億是兩條腿走路,一樓大廳,都是兩分息,合法合規。樓上拉的存款,類似金融傳銷,有業務員、經理、高管,分上線下線,下線業績算上線的,到什么業績坐什么位子。”
鼎億有25名業務經理,每個業務經理下線有多名業務員,并且有著森嚴的分配方案和業務考核晉級制度。從業務員到業務經理,業績越高,提成越高;其中,業務員最高提成可達6%。鼎億規定,“業務員業績連續三個月達到300萬以上,在本部門晉級使用;業務經理業績連續三個月達到1000萬以上,或連續三個月超過其他部門總體業績,經董事會批準晉級使用。業務經理連續三個月業績未達到100萬或末尾者,降一級使用;部門經理本部總體業績連續2個月低于其他部門業務經理或業務員,總業績連續2個月未達到1000萬則降級使用。”
業務員和業務經理集資對象基本為親朋好友,通用的借據里注明“本借據只限于內部員工及親朋好友使用”,并“由第三方徐州金甲化工有限公司作為擔保”。給借款人的利息,均通過“高管”銀行卡賬戶支付,董事長秘書將錢打給高管,高管再往下分,通過會計打利息。
據徐州市公安局經偵大隊內部人士私底下向債權人透露,目前警方正在核賬,鼎億賬目混亂,不好核查。“例如,總涉案金額為10億,胡大勝只認5億。胡大勝說了三部分資金流向,支付利息、高管提成、公關費用。到賬的錢,胡大勝每月按業績再打到各個高管的賬戶上以資激勵,一層一層地拿回扣,這樣賬就亂了。”
鏈接
金融傳銷新動向
2011年以來,全國多個地方曝出了各式各樣的金融傳銷案例。
廣西來賓以“國家整合民間資金做投資”為名義的傳銷騙局,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不明真相的民眾;
江蘇南通“E瑪國際”傳銷組織以銷售“E瑪國際”電子股權為名,采取雙軌制傳銷模式發展下線,吸收傳銷資金1.06億元;
天津天凱新盛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以傳銷手段結合時新的PE(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概念,從來自全國20多個省份近9000人手中非法集資10余億元……
“與傳統的傳銷相比,新式金融傳銷模式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中國反傳銷協會創辦人李旭說,已由傳銷產品變為“資本運作”,以“富人俱樂部”、PE項目等為名,以高額回報為誘餌,騙取錢財。
與此同時,參與者的層次更高、投資更多,既有不少知識分子、公司白領、退休干部等參與,也有浙江、江蘇、山東沿海的一些老板置身其中。“傳銷不只是窮人玩的游戲,而在向高投入、高智商、高學歷&LSquo;三高’方面發展。”李旭說。
金融傳銷的包裝也更加隱蔽、更具欺騙性。
與傳統傳銷不同,金融傳銷沒有實體性產品,依靠下線的高額加盟費來獲利。但與傳統傳銷一樣,花樣翻新的金融傳銷抓住存在于人們內心的“快速發財”心理,傳銷著“一夜暴富”的神話。
中國質量萬里行投訴QQ547887998
來源:時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