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企業與第三方技術專家共同參與
為新疆礦產開采提供技術支持
□ 本報記者 王惜純
11月12日,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公司(以下簡稱SGS)聯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招商辦和該自治區礦業聯合會共同舉辦了地質勘探檢測技術研討會,共同就新疆礦產資源的勘探市場前景和國際先進勘探技術展開深入交流。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推進,預計在未來5年,國家、地方政府及民間資本將大量進入新疆礦產勘探市場。”SGS礦產部總監劉希珍分析說:“SGS致力于為廣大客戶及礦產企業提供地質勘探專業的檢測評估咨詢服務,通過為買賣合作雙方提供必要的獨立、精準和可靠的檢測服務,增強相互在貿易過程中的信任,降低客戶運營風險,充分保障雙方的利益。”
新疆孕育著豐富的礦產資源,目前已發現138個礦種,其中預測鉀鹽、煤炭等資源量位居中國首位。國務院近期下發的第32號文件《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也明確表明,將加大各類地質勘查資金對新疆基礎地質和礦產勘查的支持力度,重點加快煤炭、鐵、銅、鎳、鉛、鋅等重要資源潛力調查和評價。
面對新疆如此巨大的資源市場,如何科學、合理且可持續地開采當地礦產資源將成為業內一大重要議題。通過第三方專業的現場和實驗室檢測的一站式服務,恰恰能有效解決這一技術難題,不僅為客戶提供準確、可靠的實驗結果,同時可以節省大量勘探成本,避免資源浪費。目前,選擇與第三方合作進行礦產資源開采,已成為一些國際商家降低運營成本、加強風險管理的首選。
據介紹,在地球化學勘探技術方面,SGS已成功開發了金屬離子活化檢測(MMI)技術。利用該技術,SGS曾幫助澳大利亞某礦業公司發現金礦、在加拿大發現銅-鉛-鋅礦、在阿根廷的安第斯山脈發現沙漠地表下砂礫層70米的礦帶。實踐證明,MMI是一種低成本、實用的地表勘測方法,它的檢測成功率超過93%。憑借著其龐大的服務網絡、創新技術和豐富的國內外經驗,SGS將為新疆地區開展地質和礦產勘探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持。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張志敏表示:“通過政府、企業與第三方技術專家的共同參與,以及檢測服務解決方案的全面介紹和國際經驗的共享,有利于促進新疆地區檢測服務市場的開放與國際接軌程度。”
據悉,SGS礦產實驗室成立于1995年,是首家作為第三方檢測機構存在的礦產實驗室,在上海、廣州、天津等地設有礦產實驗室。目前,該實驗室已通過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中國計量認證/認可、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查巖礦測試-甲級資質、ISO17025和ISO9001:2000認證和國際金屬離子活化檢測認證資質等多項國內外權威認證資質。《中國質量報》
王惜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