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財富一起成長
“永業生命素杯”CCTV首屆三農十大致富榜樣結果揭曉
□ 本報記者 王惜純
賣肉能賣出“北大水平”,修腳能修出揚州當地最高的薪水,種咖啡能種成中國南方最具實力的牛仔……你想過他們是如何與財富結緣的嗎?他們在創富中積累了哪些管理智慧?
一場歷時8個多月,對我國涉農領域百姓創業者致富經驗的推介活動日前正式落下帷幕。10月16日,由永業集團獨家冠名支持的“永業生命素杯”CCTV首屆三農致富榜樣推介活動在北京舉行,十大三農“致富榜樣”獲獎者脫穎而出。
他們中,有北大的高材生,有部隊復員軍人;有80后的創業者,也有僅有初中文化的打工族。但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信念——堅持。
陳生:把豬肉賣出北大水平
北大畢業賣豬肉,陳生并不是第一個。但是,把豬肉賣出北大水平,分店遍及全國各地的,卻只有“豬肉大王”陳生一個。
曾揚言賣豬肉比賣電腦更有技術含量的北大才子陳生,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在廣州開設了將近100家的豬肉連鎖店,營業額達到兩個億,1公斤的豬肉排骨他敢開價58元錢,卻仍然是顧客如云。
2010年5月,陳生籌備了8個月的中國首個屠夫學校開始正式招生。經過挑選,68名學員成為第一批“屠夫”學員。在接受培訓的45天當中,該校的課程安排緊湊,并且有一系列的考核,如果達不到要求,還會被勸退。
為了學習如何“解豬”,學員們練得最多的就是砍木棍。“我們買來1噸木棍供學員們練習準確度,因為真正面對一塊豬肉,一刀準確地切割下去,賣相才會好看。”
除此之外,每天清晨4點多,學員們就要起床,到各個檔口去觀看學習真正的操作。中午回來休息一個鐘頭后,還要學習檔口管理、市場操作流程、超市管理制度和豬肉營養烹飪等多門課程。
經過軍訓、刀法、服務水平的幾重選拔,68名學員最后只剩下40人。
在陳生看來,“精肉分割刀手的技術含量很高,一個刀手技術的好壞直接決定豬肉的損耗率,每天會有一兩百元的毛利差距。”因此,必須把從養殖到銷售的每個環節都做得有特色,才能有獨特的市場競爭力。
陸琴:削成“第一修腳高手”
揚州自古有廚刀、理發刀、修腳刀“三把刀”,可千百年來從未有女子拿過修腳刀。
而陸琴不僅拿起了修腳刀,而且歷經多年實踐,成為揚州修腳業一張精致的“名片”。
一把銳利精致的修腳刀,加上一雙靈活嫻熟的手,做的是“肉上雕花”的工作。為了學習技藝,她先用竹筷豎著一層層地削,越削刀工越細,削下來的筷子就越薄。一年下來,她削掉的筷子整整有一籮筐。
修腳界有句行話:“三分手藝,七分刀”,所以修腳師的刀具特別講究,但是無論給誰修腳都用一套刀具的做法顧客很是反感。
為了解決顧客的疑慮,陸琴想了很多辦法,最終她覺得一位顧客一把刀是個不錯的主意。但是打磨一套刀具差不多要一天的時間,如果沒有充足的人力,對于一般的店家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為此陸琴想到了一個辦法:“學員來了以后首先要練習基本功和磨刀的技能,于是我們就把客戶的刀具拿給他們,這樣既提高了學員的磨刀技能,也保證了客人刀具的鋒利。”
從此,在陸琴的修腳店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實現每人一套刀具。為了讓顧客放心,陸琴特意在刀具上刻上顧客的名字,這一做法成為很多顧客青睞陸琴腳藝的重要原因。
如今,在越來越多的揚州農民工通過“三把刀”就業的同時,揚州“三把刀”的品牌也越做越大,品牌也在向精細化發展。
劉會平:用麥當勞方式賣包子
從1個月賠進所有的身家,到每分鐘能賺1元錢;從一家無名包子鋪,到天天有人排隊的190家連鎖店和現代化大工廠,作為滬上早點知名品牌“巴比饅頭”的創始人,劉會平用10年時間,書寫了自己的“饅頭傳奇”。
1995年,17歲的劉會平初中輟學了。他所在的安徽懷寧縣號稱“饅頭縣”(注:一些南方人把包子稱為饅頭),全縣有近兩萬人在全國各地賣包子。懷揣夢想的劉會平來到了上海。
但不到一個月,借來的本錢賠了個精光。傷心之余,劉會平認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選攤位時,只看中了人流量,卻忽視了有效客戶;周圍的競爭對手太多,自己的產品沒有特色;上海居民的口味與老家不同,包子餡的味道有待改進……
為了讓包子新鮮好吃,他買最新鮮的肉,不添加香精香料,了解如何滿足顧客的需求。2003年8月,劉會平成立了上海巴比餐飲管理公司,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此時,劉會平從麥當勞得到一個最重要的啟發:“怎么給我的產品標準化?”
“我要將所有店的餡料一致,統一配送,同一品質,統一口味。”在產業鏈上游,他投資2800萬元建設餡料生產基地,并耗費4年時間攻破“冷凍面團技術”。這一技術實現了成品冷凍饅頭與現制現蒸產品無差別,也就是說,生產中心能實現從餡料到成品的完全標準化作業,在不損傷餡料機理的技術條件下冷凍后,直接送往銷售網點。
對于“巴比饅頭”的未來規劃,劉會平說,準備5年開到1000家。
鏈接
“永業生命素杯”CCTV首屆三農致富榜樣推介活動全程歷時8個多月。今年2月,推介活動在北京正式啟動,進行全國報名海選;4月,開始在陜西、安徽、山東、四川、河南等全國重點農業地區展開推介活動,選拔致富能手、推介致富經驗;7月,活動開始在全國5個創業活躍的地區進行“榜樣到身邊”的系列路演活動,來自全國的三農致富榜樣50強代表分別走進了重慶、長沙、荊州、廣西和大連,講述他們的創富故事,同時進行致富榜樣全國20強推介。
專家指出,“永業生命素杯”CCTV首屆三農致富榜樣推介活動,是對我國涉農領域百姓創業者的首次經驗盤點,指引出了中國百姓創業的新風向標。傳統的農業行業領域在國家持續的強農惠農政策的鼓勵下,將有著越來越多的發展機遇,如何在涉農領域內把握商機,實現創業夢想,本屆推介活動獲獎選手的創業經驗值得借鑒。
作為中國新農業代表企業,一直以來,永業致力于探索中國農民富裕問題的解決方案,通過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模式創新、藍海戰略思維等一系列的創業舉措,贏得市場認可,從而獲得資本的青睞,2009年,永業集團旗下的永業國際登陸納斯達克。據悉,截至今年6月底,永業在全國建立了1.87萬家永業科技服務站,為農民提供精細化服務。
《中國質量報》
王惜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