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風險點 擰緊“安全閥”
安徽省質監系統有力推進質量安全風險排查整治工作
□ 本報記者 郭 明 李 輝
最近,安徽省質監局結合質量月活動,以加強產品質量監管為突破口,積極構建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新機制,創新監管方法,有效推進質量安全風險排查整治工作。
安徽省質監局在全國率先選聘大學生產品質量安全義務監督員,全面參與質量安全風險排查整治工作,成為動員社會力量抓質量的創新亮點。該局對首批選聘的100名大學生產品質量安全義務監督員進行了產品質量監管等知識培訓,還專門編寫發放《安徽省大學生產品質量安全義務監督員培訓資料》,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產品質量安全義務監督員的能力。同時組織部分大學生產品質量安全義務監督員參加“食品檢驗機構開放日”和“質檢邀你看企業·食品安全大家行”活動,組織大學生義務監督員到質檢機構進行暑期社會實踐和質量安全風險排查整治工作活動。
為了應對和化解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安徽省質監局對獲取的相關風險信息進行及時梳理,定期邀請有關技術專家進行研判,結合全省產品質量狀況提出建議和意見。通過每月分類、篩選、分析信息,將重要信息定期編成《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匯總及研讀》,每季度編輯《產品質量風險信息參考》。加強對產品質檢機構動態監管,及時掌握68家檢驗機構工作開展情況,全面實施對檢驗機構工作質量進行分類監管。同時制定《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工作質量分類監管》實施方案,全面部署考核和分類監管工作。全省60余家承擔安徽產品質量定期監督檢驗任務的檢驗機構簽署承諾書,向社會公開承諾檢驗工作質量,接受社會公眾監督,保障產品質量安全。
安徽省共有各類食品及相關產品生產加工單位12819家。為有效開展食品質量風險排查和及時處置食品安全突發情況,在不斷強化日常監管的同時,該局修訂了《生產加工環節食品質量安全突發情況應急處置辦法》,開發食品許可及抽查數據統計分析系統軟件,將省級監督抽查和風險監測數據以及生產許可報批材料導入軟件,實現對全省各個時期、各類食品、各類項目的抽查和監測數據的匯總、統計、查詢、分析、管理的電子化。該局一方面對全省所有食品、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相關產品獲證企業開展監督抽查,以掌握全省獲證企業質量安全基本情況。另一方面對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質、濫用食品添加劑、摻雜摻假、殘留有毒有害物質等開展風險監測。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跨越式發展,安徽在用特種設備量日益增長,其中電梯年增長量超過30%。全省特種設備監管在創新理念的引領下,從監督管理并重向強化監察和服務轉變,從監管設備為主向監督企業為主轉變,從同一模式監管向分類監管轉變,從依靠行政監管為主向多元治理轉變,加快建立完善多元共治的工作格局。安徽省質監局利用檢查、檢驗、維保等信息資源,進行統計分析,建立基于風險的特種設備預警防范制度。同時積極探索科技支撐體系和物聯網技術在特種設備安全領域推廣應用,首先選擇公共安全領域的電梯進行遠程監控。
只有發現風險,才能有效應對和化解風險。安徽各級質監部門在質量安全風險排查整治專項行動中,立足本地實際進行著有益的嘗試和探索。合肥市質監局積極參與到全國社會管理創新試點市建設,食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逐步融入村(居)、街(鎮)和縣(市/區)三級監管網格化體系,爭取納入到基層政府目標任務考核中去;茨鲜匈|監局以“質監體檢”為抓手,對淮南文峰航天電纜有限公司、淮南潤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90余家企業開展“免費質量問診”,為企業解決質量管理問題240多項。馬鞍山市質監局從7月份開始開展了“百名干部進企業”活動,對服務對口聯系企業進行每周兩次走訪,每月提供一份質量調研報告!吨袊|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