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評論員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面臨著極為復雜的外部環境,尤其是歐債危機的不斷蔓延,加大了經濟下行壓力。從出口看,7月份的增速已由前一個月的11.3%驟降至1%。業界甚至認為,這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最困難時期之一。
在穩增長中,穩定出口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一旦出口持續大幅下滑,必然導致企業停產倒閉增多、失業人員增加的局面,不僅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產生不利影響,而且使國家擴大內需的各項政策措施難以取得預期效果。
穩定出口,首先要保持一定的出口增長速度。國際市場低迷的狀況難以在短時間內有明顯改觀,但這并不表明就只能無所作為。比如在保險、貿易便利化等方面政府部門都有很多服務的工作可做。作為企業也有拓展多元化市場和推動產品轉型升級的問題。歐洲市場疲軟,但東盟等一些國家的市場還是比較活躍的,這些都是外貿努力的空間。
穩定出口,不僅要關注出口的數量和規模,更應關注質量和效益。當前,我們確實需要外貿穩定的增長,需要一定的出口數量。但是,它決不是我們追求的根本目標。從國內看,中國的土地、能源、資源、環保等要素價格已經進入了上升期,傳統的比較優勢正在削弱,外貿企業尤其是中小外貿企業的環境趨緊,發展難度很大。穩定必須與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結合起來,更加注重培育自主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把調結構、促平穩作為出口增長的落腳點。
三季度是實現全年出口增長目標的關鍵時期,也是穩增長的關鍵時期。我們應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扎扎實實落實措施。除落實和完善現有出口政策外,還需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做好必要的外貿政策儲備,以應對國際市場上的諸多不可控因素。在擴大內需的同時,穩定出口增長,將為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