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胥元清
隨著央視大火案、上海膠州路大火案等一系列因為防火建材引發大火事件的發生,作為承擔消防產品質量檢驗的檢驗機構責任重大。消防產品和防火建材直接關系到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為此實驗室質量檢驗是非常重要的。在實驗室管理工作中,要有效地進行質量控制與持續改進,提升實驗室管理水平、增強實驗室的檢測能力, 完善檢驗機構的質量管理,以保證消防產品和防火建材的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消防檢驗機構是承擔消防產品和防火建材質量把關的重要卡口,所以消防檢驗機構實驗室的質量管理尤為重要。美國著名質量管理專家朱蘭博士把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改進稱為構成質量管理的三部曲。質量控制和質量改進是質量管理的一部分,質量控制致力于滿足質量要求,質量改進致力于增強滿足質量要求的能力。沒有穩定的質量控制就無法保持質量改進的效果。為此,筆者結合消防檢驗機構自身的實際情況,從增強質量意識、加強質量控制、進行持續改進方面做好實驗室質量管理工作,談一點粗淺的看法和觀點。
增強意識是質量管理的前提
對實驗室而言,意識教育是涉及到實驗室所有從事與質量有關工作的人員。實驗室全體人員都要了解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在實驗室中扮演的角色。作為在消防檢驗機構工作的人員應更加認識到消防產品和防火建材的質量檢驗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實驗室所有員工都應擺正位置,充分履行職責,正確處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堅持不懈地學習產品標準、刻苦鉆研技術、不斷總結經驗,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參與社會競爭力,以高度的責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檢驗質量管理的工作中。
消防檢驗機構質量意識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質量的發展、質量對全社會的意義和作用、質量的責任等內容,還包括《產品質量法》、《計量法》、《消防法》、《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2001、《建筑內部裝修防火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354-2005等法律法規的學習,以增強檢驗人員對消防產品和防火建材質量要求的認識,更好地開展檢驗工作。
質量控制貫穿于實驗室全部質量活動的始終
1.實驗室要通過對檢驗人員的培訓、考核、監督和資格確認,確保人員的能力滿足檢驗的要求。各部門根據當前和預期的業務發展需要,如專業技術的更新和補充,學習新的檢測方法,新標準宣貫、誤差理論、數據處理、不確定度等技術知識的培訓,由管理部門匯總制訂年度計劃,并組織實施,培訓后再組織考核,質量負責人對培訓效果進行評價。實驗室技術能力相當程度體現在人員素質上,特別強調人的技能和經驗,它是直接影響檢驗結果的因素。
2.對設施和環境條件進行有效的監控是保證檢測工作正常開展的先決條件。實驗室要注意保持設施和環境日常維護和監控;做好環境監控與記錄;一經發現環境條件不符合規定要求,應立即停止檢測工作,對此間出具的數據是否受到影響作出相應的判斷和處理,并采取措施,以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有效。
3.檢測方法及方法的確認。科學的檢測方法是保證檢測質量的關鍵。實驗室使用適合的方法、標準、規范和程序開展檢測工作,包括樣品抽取、制備、流轉、處理,還包括分析檢測數據的統計技術和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對采用的非標準方法、自行制定的方法、超出其預定范圍使用的標準方法、擴充和修改過的標準方法進行確認,以證實該方法適用于預期的用途。
4.檢驗樣品的管理。樣品從收發、制備、測試和儲存環境應符合標準規定或樣品的要求。做好唯一性標識管理和檢驗狀態標識管理,確保樣品不會在實物上或在涉及的記錄和其它文件中發生混淆,不會在檢驗過程中發生混淆。檢驗樣品流轉中應嚴格履行入庫登記手續,不得丟失、損壞。檢驗開始前,應有專人提取樣本,確認其外觀是否完好,并辦理領取手續。檢驗結束后,應有專人負責樣品檢驗后的處理工作,對體積大、價格昂貴且不需要進行破壞性檢驗的消防產品應保護檢驗樣品的完整性,并考慮客戶的利益,以確保樣品不發生質量上的變化、丟失或損壞。需要使用備樣時必須做好備樣啟用的手續和相關記錄。
5.通過對儀器設備和標準物質的控制,確保檢驗工作的正常有效開展。檢驗人員應對測量器具、儀器、設備的技術狀態進行核查和校準后,方可開展檢驗工作。對儀器設備的日常維護和控制要建立臺賬,設備檢修記錄、設備修理鑒定記錄、設備維修計劃、設備完好率臺賬、設備動靜密封點檢查記錄、設備泄漏率統計臺賬等檔案記錄,要做到可追溯。對儀器設備和標準物質進行期間核查以維持其校準狀態的置信度,控制標準物質的安全處置、運輸、存儲和使用。當校準因子產生新的修正因子時,應使所有原修正因子得到及時更新。在儀器設備發生故障、出現缺陷、給出可疑結果時,應立即停止試驗,加以明顯的標識,進行檢查校準后才可投入使用。同時應核查該儀器設備對先前檢驗的影響,凡影響檢驗結果,檢驗必須重新實施。
6.量值溯源是保證測量結果準確可靠的關鍵環節。檢測標準溯源的目的就是強調全國和世界范圍內量值的統一,都能溯源到國家或國際計量基準,即SI單位的復現值,它是全球一體化和互認的基礎。溯源性:通過一條具有規定不確定度的不間斷的比較鏈,使測量結果或標準的值能夠與規定的參考標準(通常是國家或國際標準)聯系起來的一種特性。實驗室要做到對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或有效性有顯著影響的所有設備其量值溯源應符合國家計量檢定系統的要求。管理部門應依據國家的有關規定和實驗室設備實際需要確定檢定周期,編制《儀器設備檢定、校準周期表》,每年根據《儀器設備檢定、校準周期表》編制《年度儀器設備檢定、校準計劃表》,設備管理員編制每種計量器具、檢測設備的量值溯源圖,并由技術負責人審核。對無法溯源到國家計量基準的測量設備,應通過比對等方式提供結果相關性的滿意證據,有關記錄要載入設備檔案。
7.做好試驗記錄,對質量記錄和技術記錄進行控制。記錄是所取得的結果或提供完成活動的證據性文件,是檢測能力的客觀證據,是可追溯性的依據,是采取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的依據。記錄要做到:及時、真實、完整、規范,并根據管理規定確定記錄的存檔期限,保存期內注意防火、防潮、防塵、防盜等環境要求。
8.檢測結果質量的保證。實驗室人員在試驗工作中因操作失誤而造成樣品損壞,無法得出完整數據或完成全部檢驗項目的,所有檢驗數據作廢,重新獲取樣品進行的檢驗必須完成全部檢驗項目,檢驗報告以第二次檢驗數據為準,不允許將兩次檢驗的數據拼湊檢驗結果數據。消防檢驗機構應制定檢測結果質量控制程序文件。檢測質量的監控選用了幾種方式,如定期使用有證標準物質(參考物質)或次級標準物質(參考物質)進行內部質量控制;參加實驗室間的比對或能力驗證計劃;利用相同或不同方法進行重復檢測;對存留物品進行再檢測;分析一個物品不同特性結果的相關性。每年度由技術負責人對監控方法、監控計劃、監控結果進行評審,分析質量控制的數據,在發現質量控制數據超出預訂的判據時,采取有計劃的措施糾正出現的問題,防止報告錯誤的結果。
持續改進是消防檢驗機構工作的永恒目標
改進不是一次性工作,為了適應變化并謀求自身的發展,消防檢驗機構應把持續改進作為永恒的工作目標和永遠的追求。實驗室持續改進的方面很多,如試驗方法的改進,試驗流程的改善,針對不同的問題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漸進式的改進或突破性的改進等。消防檢驗機構是通過實施質量方針和目標,應用內、外部審核結果,采用數據分析進行檢測質量控制,實施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并在管理評審中評價質量方針、質量目標的適宜性,分析、查找不能實現質量目標的原因,改進過程的能力和效率,改進檢測的質量,以此來保證實驗室的檢測工作能夠適應環境的變化并得到持續不斷的完善和提高。
(作者單位:江蘇省消防產品質量監督檢測站)
《中國質量技術監督》2012年6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