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福建省沿海系列深水碼頭、鐵路等港口交通基礎設施日臻完善,越來越多的內陸進口鐵礦、煤炭企業將進口中轉地選在了福建省。今年以來,尤其是8月份福建、江西檢驗檢疫局簽署合作備忘錄以來,對江西企業的吸引效應更加明顯。截止10月27日,從福建檢驗檢疫局轄區口岸入境,再通過水路和鐵路運往江西省等內陸省份的鐵礦50萬噸、煤炭106萬噸,數量為去年全年的6.52倍。福州可門港、泉州肖厝港近四成的進口鐵礦、煤炭等資源性礦產品,均轉運內陸省份。
福建檢驗檢疫局積極呼應福建省大港口、大通關、大物流建設要求,持續優化進口大宗散裝貨物檢驗檢疫監管措施。一是優化檢驗作業流程,對內陸省份企業從福建港口進口資源性礦產品實行預約管理制度,提前掌握船舶到港信息,實施“即時查驗,即停即驗,即卸即運”等優先服務,做到各工作環節環環相扣,無縫銜接,提升福建港口群吸引力,二是優化現場檢驗服務,實行現場“5+2”全天候、24小時不間斷輪班作業,全程監控卸貨過程,最大限度確保檢驗鑒定結果準確,最大限度減少船舶壓港時間,加快物流流轉速度,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三是優化協作配合機制,與江西檢驗檢疫局簽署《關于進口大宗資源性礦產品檢驗監管合作協議》,共同做好進口大宗資源性礦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共同提高進口大宗資源性礦產品檢驗監管效能。(福建檢驗檢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