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心聯動 為企業保駕護航
——“質量提升”助力番禺摩托車企業非洲淘金
在番禺檢驗檢疫局的保駕護航下,番禺摩托車企業的出口業務正迎來一個新的春天。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番禺豪劍和天恒機車兩家摩托車企業出口訂單銳減,業務大幅下滑,出口量均萎縮約40%,企業多方努力卻收效甚微。在事關企業生存的危機時刻,番禺檢驗檢疫局以“質量提升”活動為契機,引導企業將眼光投向廣闊的非洲市場,“一廠一策”幫扶企業提升質量、控制成本,助力企業成功打入非洲新興市場。據統計, 2009年以來,兩家企業共有115批產品在番禺局的監裝下出口非洲,貨值達631.7萬美元。
一、增強質量意識,推行科學監管。在“質量提升”活動的推進過程中,番禺局黨組始終將增強企業質量意識作為重頭戲來抓。深入摩托車企業幫扶時,業務人員堅持宣傳國家產品質量政策,將“企業是產品質量第一責任人”的理念牢牢地宣貫到位,提醒企業即使面臨危機,也絕不能放松質量安全這條生命線。同時扎實推進分類管理的科學監管模式。分類管理關注企業的整體質量水平,在對兩家摩托車企業進行綜合評定的過程中,番禺局業務專家多次開展現場評審,查找企業質量管理體系中的不足之處,并督促改進,大大增強了企業的質量控制水平,使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得到提升。
二、加強溝通聯系,聯心企業、聯動地方。番禺局聯心企業,“一廠一策”實施對口幫扶,同時聯動地方,積極利用下廠走訪、報刊、區政府網站、番禺局網站等渠道,將最新的政策信息快速、及時地送到企業手中,促進溝通,建立共識。在摩托車企業陷入困境初期,番禺局敏感捕捉到國內市場的商機,一方面鼓勵企業加大創新力度,走內銷結合出口的道路;一方面大力提供技術支持,幫扶企業研發“全地形車”等新產品。技術扶持為寒冬中的企業帶來一絲曙光,企業在金融危機期間維持了穩定的出口量,保障了技術人員不流失,也學會了用“內銷+出口”的“兩條腿”走路。2009年,質檢總局下發幫扶企業拓展非洲市場的新政策,番禺局又第一時間將政策送到企業,鼓勵企業從歐美市場轉向非洲市場發展,成為企業非洲“破冰之旅”的轉折點。同年5月,中國輸埃及產品開始實施裝運前檢驗,由于對政策理解到位、準備充分,兩家摩托車企業均于當月順利開展裝運前檢驗業務,重新走上了出口的快車道。今年,當獲知埃及海關將對中國摩托車實施更為嚴格的核查后,為鞏固和呵護剛剛起步的新興市場,先動先行,番禺局聯動地方媒體在報紙、網站上積極宣傳,提醒轄區企業重視裝運前檢驗,如實申報,避免因無法順利通關而造成的經濟損失。
三、嚴查與幫扶并舉,助企業非洲淘金。番禺局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對輸非產品堅持把關與服務并舉。裝運前檢驗是“中國制造”進入非洲國家的通行證,為確保商品貨真價實,番禺局按照“報檢→預約監裝→檢驗監裝→出證”的工作模式進行高效監裝、嚴格查驗,打造了公正、公平、和諧的執法氛圍。同時,該局注重服務創新,制定了“5+2”、“白+黑”的工作制度,風雨無阻,全天候工作,并向企業承諾3個工作日內完成檢驗的全過程。裝運前檢驗工作是一項認真細致的工作,一批貨物(有時多達5、6個貨柜)的監裝往往從早上8點延續到晚上10點,檢驗人員為完成監裝任務,不僅要克服種種專業難題,還時常犧牲一整天的休息時間,但他們心系企業,默默奉獻,沒有半句怨言。辛勤的付出,終換來一批批貨物順利出口非洲市場。
如今,番禺制造的摩托車已經大量進入埃及普通老百姓的家庭,成為深受當地居民喜愛的交通工具,一些進出口貿易公司也看中了售后服務的商機,與番禺摩企簽約出口摩托車配件。目前,兩摩托車企業出口埃及的整車業務穩步增長,大量的零配件也通過貿易公司不斷輸往埃及,非洲市場正越做越紅火。(番禺檢驗檢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