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檢驗檢疫局從實際出發,著力構建大質量工作“五共”機制,形成了全社會合力抓質量的濃厚氛圍。
一是與地方政府“活動共商”。通過撰寫調研報告、報送信息簡報等方式,加大向地方政府建言獻策力度,得到地方政府好評。一是開展專題調研,就進一步促進和擴大三明市農林產品出口向三明市政府報送專題調研報告;二是結合三明實際,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出臺18項措施進一步支持轄區外向型經濟發展,得到劉道崎市長和陳有極副市長批示肯定,并轉發全市各縣(市、區)政府;三是每季度向三明市政府報送出口產品質量分析報告,每周向地方政府、有關部門、主要進出口企業報送《政風行風建設簡報》,得到三明市糾風辦和進出口企業一致好評。
二是與質監部門“資源共享”。與三明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建立協調協作制度,在信息資源共享、人力資源交流、檢測資源互補、監管結果互認等4個領域開展實質性合作。特別是在檢驗技術合作方面,雙方加強技術交流與合作,相互認可對方的檢測結果,不定期舉行技術交流或研討及比對試驗;理清委托渠道,加快委托檢測流程,優惠檢測費用;加強科研工作交流,組織技術力量共同申報科技課題;加強在儀器、人才、技術等方面的交流、共享與合作。
三是與海關“信息共用”。不定期舉辦關檢協作座談會,加強業務協作,確保全省區域直通放行順利實施;建立信息溝通聯絡機制,加強轄區進出境企業管理,為大宗產品進出口提供優質服務;開展多種形式的文體活動,共建文明口岸。
四是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科技共研”。與廈門大學合作,建立了“檢校研發、企業試點”的科研協作新機制:一是以福建華盛集團三明冷凍食品有限公司為試點企業,研發應用了全國首家出口鰻魚產品身份追溯系統;二是在福建三和集團番茄制品有限公司研發建立全國首家出口番茄制品安全身份認證與生產供應鏈系統。這兩個系統形成了檢驗檢疫部門、出口企業、國外客戶和消費者互惠互利的“四贏”格局。
五是與進出口企業“廉政共約”。與轄區64家進出口企業簽訂《檢企廉政互動公約》。檢企雙方自覺遵守《公約》規定,加強溝通,互相監督,有效促進檢驗檢疫黨風廉政建設和政風行風建設。通過雙向承諾、相互監督,較好地增強了檢驗檢疫人員和企業的責任意識、質量意識,有效確保了進出口產品質量安全。(三明檢驗檢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