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日前,在四川省沐川縣新凡鄉羅柘村一組,四川一枝春茶業公司今春生產的價值4萬多元的“一枝春牌·李家山有機綠茶”裝車啟運,銷往成都、北京。
“有了有機標簽,效果就是好,今年從李家山有機綠茶基地采制的大宗茶、優質茶銷價每公斤分別比去年漲了140元和3400元左右,達到每公斤380元和7200多元。”該公司董事長楊昌銀滿臉喜悅,“為保證品質,我們的有機茶只在春季采制,今年生產了5000多公斤,現在賣了一半多,銷售收入將比認證前增值近100萬元。”
位于沐川縣建和鄉下坪村的李家山,平均海拔1200多米,終年綠樹成蔭,云霧繚繞。山上自古以來土生土長的茶樹,葉厚苔壯,制成綠茶后清純耐泡,滋味純爽回甘,帶“板栗香”。據《屏山縣志》記載,在清代李家山一帶的建和高山茶就為貢茶。
據楊昌銀介紹,近年來,該公司在沐川縣委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扶持下,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在李家山一帶建立茶葉基地200多公頃,并根據有機農業生產標準,積極與中茶所、川農大等科研院所合作,按照“統一除草、統一修剪、統一施肥、統一防治、統一采摘標準、統一加工、統一包裝銷售”“七統一”,推進有機綠茶基地建設和認證。今年5月初,該公司在李家山上的66多公頃茶園正式獲得國家有機轉換產品認證證書,其中投產茶園20公頃,產鮮葉7萬多斤,60余戶農民實現直接收入118萬元,比去年增收70多萬元,人均收入達4000多元,比去年增收2300多元。
近年來,沐川縣緊緊依托山區特色資源和良好生態環境,堅持“走生態路,打有機牌”,以建基地、扶龍頭、拓市場、創品牌、建體系、抓服務為重點,著力打造培育以黃白姜、茶葉、苦筍、金銀花等為主的特色農業,努力提升農產品的品質、品牌、品位,山區農業特色主導產業可持續發展取得明顯成效。截至目前,該縣已有5個特色農產品獲得有機食品認證,頒證基地面積達670多公頃,其中“大楠黃姜”獲得日本有機認證,認定面積71.5公頃;“沐綠”罐頭苦筍和鮮苦筍獲得國家有機食品認證,認定面積400多公頃;“世眾金銀花茶”獲得國家有機食品認證,認定面積200多公頃;農民直接銷售有機農產品收入達2580萬元;初步形成了以四川想真公司為主的黃白姜加工產業、以一枝春茶業為主的有機茶加工產業、以沐川世眾公司為主的金銀花加工產業和以沐川云霧食品公司為主的苦筍加工產業。
“沐川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和四川首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縣、首批省級生態縣,自然生態資源好,現有25個無公害農產品和3個綠色食品,發展有機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沐川縣農業局局長黃明高告訴筆者,“未來3年,全縣將規劃建成有機基地1300多公頃,新認證有機產品5個,到2015年有機基地面積達到3000多公頃,新認證有機產品10個。”
據悉,為進一步推動有機農業發展,該縣在今年6月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工業大發展的政策意見》中規定:凡新獲得地理標志認證和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企業或組織,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并給予扶持。
“下一步,我們準備把李家山有機綠茶基地擴大到200公頃,并在山上建一個茶葉加工廠,帶動山上300多戶農民增收致富,打響沐川有機茶品牌。”嘗到有機茶“甜頭”的楊昌銀信心十足。《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