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王 麗 李驚亞)為了積極參與減緩全球氣候變化進程,推進和引導低碳經濟發展,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中心最近開始開展低碳產品認證,將引導中國“綠色消費”新趨勢。
近日在貴陽舉行的“全民環境教育論壇”上傳出消息,作為一種環保、節能的新型消費方式,“綠色采購”引領的“綠色消費”模式自本世紀初傳入中國后,在政府和民間引起廣泛關注,我國逐步把綠色采購由一個環境保護理念轉變成了政府和民間積極參與的保護環境實際行動。
環境保護部科技司有關官員說,目前中國在政府公共性采購、企業生產性采購和家庭消費性采購等環節中,都在大力推行綠色采購和消費。所謂綠色采購和消費就是拒絕采購在生產、流通、消費、回收利用等環節大量消耗資源能源、嚴重污染環境的商品;選擇采購那些資源能源利用率高,生產過程清潔,使用清潔能源和清潔原料,廢物產生少,環境污染小或者沒有污染,有利于保護環境和人體健康,使用后的廢物有利于回收再利用的產品。
上述官員指出,中國政府為了引導民間綠色消費行為,2003年頒布實施《政府采購法》中,正式將綠色采購的概念引入政府采購行為中。2006年10月,財政部和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聯合發布《關于環境標志產品公共機構采購實施的意見》和《環境標志產品公共機構采購清單》,進一步明確了政府部門綠色采購的原則、程序、范圍等,使綠色采購活動在各級政府普遍開展。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聯合各行業組織,共同推出了"綠色之星"產品評價計劃,引導企業在研發環境友好型產品方面積極進行科技創新。環境標志產品認證中心開展環境標志產品認證,為制定政府綠色采購產品清單提供服務。“低碳產品認證”將引導綠色消費新的方向。
據悉,為推動政府綠色采購工作,中國已頒布71項環境標志標準,形成1000多億元人民幣產值的環境標志產品群。據不完全統計,2007年,政府采購節能環保兩類產品總額達164億元,占同類產品采購的84.5%。在政府部門引導和帶動下,綠色消費得到社會各界響應,形成“消費引導生產、生產緊跟消費”的良性循環,有效促進了生產領域和消費領域的綠色化。《中國質量報》
王麗 李驚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