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琳(深圳皇崗檢驗檢疫局)
除夕深夜,落馬洲畔,24小時通關的皇崗口岸仍然燈火通明。
在貨車通道,皇崗檢驗檢疫人正在緊張有序地核對報檢資料,確認無誤后拿起手電筒,走向查貨臺,迎著厚重的冷氣鉆進貨柜箱,拆下封箱帶,翻開層層冰袋和鋪料,仔細查驗這批張牙舞爪的特殊貨物——龍蝦、象拔蚌、珍寶蟹等高價值海產品。由于航班原因,來自美國的海產品到達皇崗口岸時間均為凌晨時分,如果活體海產品無法及時完成檢驗檢疫而滯留口岸將導致存活率大大降低。
在口岸的另一頭,皇崗檢驗檢疫人密切留意著旅客入境通道的“水客”蹤跡,在深夜和凌晨時段安排經驗豐富的業務骨干重點查驗,同時與海關聯合執法,嚴厲打擊不法分子攜帶大量未經檢驗檢疫的海產品入境。通過“疏堵結合”的措施,保障了深圳市民春節飯桌上的海產品安全衛生、新鮮美味。
夜色愈加深沉,口岸的燈光灑在皇崗檢驗檢疫人身上,他們的身影猶如夜里堅定的星光,在忙碌的工作中送走除夕的夜,迎來新年第一天的晨曦。
春節期間,皇崗口岸熱鬧非凡。正在小車道現場值班的小廖忽然接到皇崗海關的緊急求助:“一名旅客突然暈倒在海關查驗區域,原因不明。”放下電話,小廖第一時間匯報值班科長老黃,便背上急救箱與值班護士迅速前往救助。只見旅客神志不清,全身顫抖,說不出話來。小廖和護士立即對其進行測血壓、吸氧等急救措施,老黃則與海關工作人員聯系旅客家人以了解旅客的病史。經過四個半小時的施救后,這位服用降血糖藥過量的旅客逐漸好轉,焦急趕來的家人掏出2000元紅包表示感激,老黃堅決地擺手婉拒。
“2月11日,皇崗口岸旅客入境通道救助暈倒旅客;2月12日,福田口岸旅客入境通道救助癌癥復發暈倒港人……”值班日志上羅列著整潔的記錄。在這些特殊的日子里,突發事件和緊急救助不斷地考驗著皇崗檢驗檢疫人的業務素養和應急處理能力,他們奔跑在救助途中,與口岸聯檢單位通力合作架起生命之橋,樹立起良好的檢驗檢疫形象。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