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課題大作為
——湖北省黃石市群眾性質量管理小組活動成果豐碩
■文/徐華漢
11月16日,位于湖北省黃石市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湖北三環鍛壓設備有限公司傳來喜訊,該公司數控機床QC小組參與技術研發、實驗調試的觸摸激光切割機試生產成功,且被我國科技部門和比利時科研專家共同鑒定為具有國際一流技術水平。這只是黃石市眾多群眾性質量管理小組活動成功范例中的一個代表。
我國中部地區的老工業基地——黃石市大工業基礎雄厚,擁有質量管理傳統優勢。近年來,該市質監部門以“促進質量進步、轉變發展方式”為宗旨,多措并舉,全面加強群眾性質量管理服務與引導,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抓培訓。堅持“始于教育、終于教育”的原則,面向該市廣大企事業單位廣泛開展質量法制、質量管理、標準化、計量、認證認可、檢測技術等質量知識的教育培訓。特別開展六西格瑪、5S、精益生產管理、QC小組活動、卓越績效模式等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的普及學習活動,累計培訓5000余名懂理論、能指導、會評價的質量工作骨干,其中有卓越績效管理自評師、質量診斷師和注冊質量工程師500余人,為提高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有效性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二是抓創新。以自主創新為導向,推動群眾性質量管理小組活動向廣度、深度發展,使QC課題從以生產現場選題為主,向形成產品的全過程,包括市場調查、開發設計、原材料供應、產品檢驗和貯備、生產工藝、產品銷售和售后服務、信息化管理等全方位選題延伸,使QC課題真正成為全員、全過程參與的群眾性質量創新活動;三是抓交流。該市每年召開全市質量管理經驗交流和QC小組成果發布會,組織QC小組代表以PPT課件形式展示QC課題實踐成果,并邀請企事業單位的國家級、省級質量診斷師組成評委,對QC課題成果進行公開評選與點評,促進全市群眾性質量管理小組相互“取長補短”和提高課題質量,并推薦優秀單位和成果參與省級、國家級質量管理小組代表會議評比、交流,以在交流中提高水平,在交流中促進工作;四是抓激勵。一方面,市質監部門認真做好評審、推薦和服務工作,創建和表彰了一批市級、省級和國家級QC成果獎項,并推薦特別優秀的單位參評黃石市市長質量獎和湖北省政府長江質量獎;另一方面,引導企業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激勵制度,如湖北新冶鋼公司年每設立了400萬元的創新獎勵基金,大冶立峰紡識設立了經理質量獎,大冶鐵礦每年對群眾性質量管理小組的培訓投入和獎勵達100余萬元等等。通過對取得實效和獲獎的QC課題成果給予適當的獎勵,有效地激發了該市廣大職工比、學、趕、超,持續追求卓越質量的熱情。
在黃石市質監部門的精心指導和服務下,該市群眾性質量管理小組活動蓬勃開展且“開花結果”,應用領域從大中型企業向小微型企業發展,從制造業向服務業、建筑業等行業拓展;活動選題從解決生產過程中的質量問題向經營管理、售后服務、信息化管理滲透和延伸;成果轉化從原來QC成果獲獎進入“抽屜”向技術專利、標準轉換。如大冶鐵礦選礦技術組“工兵團”QC小組開展“降低尾礦中鐵金屬損失率”課題活動,年創效益1000余萬元;黃石市供電公司變電運行中心設備管理QC小組圍繞“提高變電設備驗收質量”課題進行攻關,有效地保障了全市變電設備安全運行……近三年,黃石市累計產生市級優秀QC成果300余項,其中,有28項QC成果獲全國優秀表彰、50項QC成果獲湖北省特等獎或一等獎,該市在湖北省地級市中保持榮獲國優QC成果最多、總體QC成果質量最高的群眾性質量管理工作領先地位。
《中國質量技術監督》201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