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長不怕門檻高
廣東省幫扶企業積極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取得實效
本報訊 (記者沈 洪)近年來,廣東省質監局針對國外以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以下簡稱TBT)為主的貿易保護日趨嚴重的問題,通過建立健全技術性貿易措施信息開放共享機制,及時收集、整理、跟蹤,加強與國外貿易伙伴國之間的溝通與對話,及時向企業和有關政府部門提供國內外市場的動態數據和分析報告,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提供技術檢測服務和技術支持,建立起比較完善的技術壁壘預警體系和服務體系。初步估算減少全省企業損失超百億美元,有力保障了廣東省外貿出口平穩較快發展。
為有效應對貿易技術壁壘,廣東省WTO/TBT通報咨詢研究中心加強國內外標準化交流合作,努力提升跨越壁壘的能力。一是通過與英國貿易工業委員會(DTI)及英國電氣研究協會(ERA)合作舉辦歐盟RoHS指令和WEEE指令研討會,與法國國際檢驗局(BV)合作舉辦歐盟EuP指令研討會,還與歐盟REACH注冊唯一代表聯合會(ORO)合作舉辦了歐盟REACH法規國際研討會,邀請國外資深專家來粵為企業講解國外的技術法規和標準的最新情況,并與國外機構合作為企業提供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相關服務,為企業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提供了有力指導。二是大力推動企業開展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組織生產,采標產品數量每年以超過1600個的速度增長,采標企業和采標產品數位居全國前列。采標工作的推廣,大大提高了全省產品質量,增強了出口企業產品應對國外貿易技術壁壘的能力。三是積極運用港澳合作框架協議,與香港和澳門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開展產品質量認證等工作,加強了對國外以及香港地區在廣東省設立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的準入條件審查,為產品順利出口開辟了“綠色通道”。
廣東省質監局不斷完善預警體系,及時傳遞TBT信息。一方面,他們建立了以網站為依托發出快速預警、以雜志為載體引導深入應對、以數據庫為技術支撐提供應對策略的模式,已基本實現了技術性貿易措施信息的風險預警和開放共享機制。另一方面,組織企業對WTO/TBT通報開展評議,幫助企業表達訴求,把握主動權,及時應對貿易技術壁壘。近年來,全省質監系統共組織承辦國家級通報評議會51次,參與國家級通報評議會90次,對外發出通報評議意見300多條,其中有100多條評議意見得到了其他WTO成員采納并對其通報法規進行修改,有效挽回損失超百億美元。其中一部分由廣東省主導的TBT通報評議工作已經成為了我國有效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經典案例。
目前,廣東WTO/TBT通報咨詢研究中心通過積極構建聯合應對機制,形成了由政府部門、技術機構、行業協會和出口企業等多方聯動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應對工作體系,為全省企業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提供了更寬廣的平臺。首先是建立了省、市和重點縣區三級技術性貿易壁壘防控機制,設立了依托于當地質監標準與編碼所的TBT工作機構,在專業鎮及產業集群建立了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服務工作站,進一步提高了技術性貿易壁壘應對工作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其次是結合產業重點,與美的集團等300多家外向型企業建立了聯合應對貿易技術壁壘工作機制,為企業提供TBT點對點技術服務,形成了聯合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工作格局。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