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管理網絡提升質和量
河南盧氏核桃成為海內外客商搶手貨
□ 嚴 麗 楊會玲
本報記者 孫中杰
隨著春節的臨近,不少市民開始張羅著購置年貨。保質期長的干果也是家里必不可少的,核桃作為茶余飯后的“零嘴”,也比平日里熱銷不少,有了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河南盧氏核桃更是備受青睞。
河南省盧氏縣華陽食品有限公司的琥珀核桃仁遠銷海外,崔景峰副總經理算了一下,自從盧氏核桃有了這個金閃閃的名片之后,僅年前,他們公司產品在國內銷量達60噸,價值70萬元,國外銷量達230多噸,成了德國、新西蘭、西班牙等國外客商的搶手貨。
河南省盧氏縣地處河南省西部,是全省面積最大,人口密度最小,平均海拔最高的深山區貧困縣和革命老區縣,素有中原小“西藏”之稱。盧氏核桃人工栽培歷史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全國聞名的核桃產地,產量位于全國核桃十強縣第四位,居河南省第一位,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核桃之鄉”,2004年又被河南省農牧廳鑒定確定為無公害核桃生產基地。
近年來,盧氏縣立足山大、林多、光照時間長和晝夜溫差大等優勢,以促進農民增收為重點大力發展核桃生產,充分利用國家的優惠政策,大力發展核桃產業,先后成立了盧氏縣核桃集團公司、盧氏縣核桃協會、盧氏縣核桃研究所和盧氏縣核桃良種繁育中心等機構,縣政府專門成立了林果業生產管理辦公室,配備專人負責以核桃為主的林果業生產,鄉鎮農業服務中心配備有林果技術員,在核桃生產重點村配備了核桃生產技術人員,從而形成了縣、鄉、村三級核桃生產管理網絡,不斷加強核桃生產管理,加大核桃良種培育和推廣,積極引導農民集中連片種植,核桃種植面積和產量得到了大幅增長。該縣沙河鄉果農與河南省助殘濟困總會合作,成立核桃生產專業合作社,注冊了“云嶺牌”核桃品牌,已吸引南陽、山西、陜西等地客商競相收購。盧氏縣富源核桃專業合作社與河南鄭州大型超市聯合經營,注冊了“富源”商標,以盧氏核桃為主的干果產業身價倍增,供不應求,躋身鄭州市丹尼斯、河南思達、萬家樂等知名大超市。
與此同時,該縣還大力發展核桃苗木經濟,引導核桃協會和十余家核桃專業合作社發展核桃育苗產業和核桃嫁接勞務輸出。2009年,全縣有2000多戶從事核桃育苗,核桃育苗面積200多公頃,產出優質核桃嫁接苗1334萬株,成為全國有名的核桃良種苗木繁育集散中心,涌現出了東明鎮祁村灣村陳煥祥、橫澗鄉崗臺村郭彥超等很多核桃育苗和核桃嫁接勞務輸出領頭人。核桃嫁接時節,他們應洛陽及陜西、山東、山西等省市林果協會邀請,帶領2000多名農民技術員分赴各地搞核桃嫁接,既為周邊省市提供了技術援助,又帶回了豐厚收入。在核桃加工業發展方面,該縣先后建立了核桃集團公司、華陽食品開發公司、龍泉飲品公司等核桃產品開發企業,對核桃果進行全方位產品深加工,將核桃皮加工成工業原料活性炭,將核桃仁分級包裝直接出口,利用核桃仁潤肺養顏等功能生產高檔保健酒。核桃加工業年產值達2000萬元,實現利稅300萬元,出口創匯260萬美元。
為加快老區人民脫貧致富的步伐,傳承和提升核桃的傳統品質,2011年底,盧氏縣質監局積極開展盧氏核桃的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申報,并于當年9月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的初審,2012年8月底通過了國家質檢總局的批準。
盧氏核桃通過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技術審查,將為保護地方特色農產品、加快農業標準化進程,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推動盧氏核桃向產業化發展,培育品牌,做大做強產品市場,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縣核桃種植面積達4萬多公頃,覆蓋全縣19個鄉(鎮),年產量達1200萬公斤,核桃產值突破2億元,居全省首位,為盧氏傳統出口商品和河南省的主要出口商品之一。
盧氏核桃皮薄肉厚,果大色香,出油率高,無污染,被譽為“果中之王”。它渾身都是寶:核桃仁營養豐富,可作糕點的配料,又可作醫保健食品,內含脂肪60%,蛋白質17%,還有胡蘿卜素,核黃素、維生素C、維生素E及鈣、磷、鐵、碘等微量元素。其中蛋白質、脂肪的化學結構特殊,易被人體吸收,能抑制人體中膽固醇升高,防止動脈硬化,延緩衰老;它所含的賴氨酸還有利于腦力和體力的恢復,中醫把核桃列入補胃健身的藥物。其木材紋理直,結構細密,不翹裂,為軍工、農具、家具、體育器械的上等用材。樹皮和外果皮可提取單寧,果核殼可制活性炭,葉可殺蟲。核桃用途廣,經濟價值高,是山區發展經濟林的主要樹種,為盧氏縣土特產品之一。《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