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貿易便利化發展
——深圳關檢部門深化合作推進實施“三個一”通關模式
本報記者戴群艷通訊員鄭宏華
1月17日,深圳海關、深圳檢驗檢疫局“深化關檢合作暨推進‘三個一’現場會”在大鏟灣碼頭(一期)查驗場舉行。深圳市副市長張文、深圳海關關長李書玉、深圳局局長劉勝利等出席并為剛剛落成的關檢聯合查驗場舉行了簡樸的揭牌儀式。這標志著深圳地區關檢合作“一次申報(即一次錄入、分別申報),一次查驗(即一次開箱、關檢依法查驗/檢驗檢疫),一次放行(即關檢聯網核放)”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作為口岸執法部門,深圳海關和深圳局一直以來都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2011年8月,根據海關總署、國家質檢總局建設和諧口岸要求,深圳關檢在已有合作的基礎上,簽署了《深圳海關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合作備忘錄》,建立了“合作工作領導小組+合作辦公室+項目聯絡員”的三級聯系合作機制,先后確定23個合作項目。其中,“三個一”、通關單電子放行、“一機兩屏”、輻射處置、食品安全管理、信息通報、重點商品信息聯系配合、原產地核查、固體廢物進口管理等項目已開展試點,均取得較好的監管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合作備忘錄》實施一年多來,關檢雙方共通過通關單電子放行貨物47277票,為企業節省通關時間2.4萬個小時;“一機兩屏”模式X光機查驗旅客4273萬人次;合作驗核優惠貿易協定項下進口貨物89批次;聯合妥善處置船舶核輻射異常、危險化學品泄漏等突發事件6次,合作檢驗固體廢物15批次,截獲非法入境海鮮等食品超過500噸。在營造和諧口岸、提高通關效率、降低企業成本、保護生態環境和維護食品安全等方面都收到了十分顯著的成效。深圳市委書記王榮、深圳市市長許勤都對此給予肯定。
據了解,深圳地區“三個一”通關模式于2012年12月10日在大鏟灣港區開始試行,是深圳關檢合作的又一重大成果。在此模式下,深圳海關和深圳局運用信息化技術和先進管理手段,對符合條件的進出口貨物,從過去的分別申報、各自查驗、兩次放行,變成現在一次完成,從而使試點企業享受到更簡化的查驗流程、更高的通關效率和更低的時間和經濟成本。
“關檢‘三個一’通關模式將為碼頭和客戶帶來諸多優惠,包括更高的通關效率、運營效率、更低的時間和經濟成本。我們的客戶才得以節省了企業運營成本和查驗時間。一次錄入申報數據,能大幅減少企業數據錄入時間和潛在數據錄入錯誤,提高經濟效益;一次開箱查驗貨物,減少重復開箱、重復吊柜費用,集裝箱的候查時間平均可減少兩個小時,進而降低貨物延誤船期幾率。同時,‘三個一’聯合查驗通關服務,為大鏟灣于深圳西部和珠江三角洲拓展第三方物流網絡,提供了更為有效的操作平臺!贝箸P灣現代港口發展有限公司董事盧偉民說。
此次共同推進“三個一”通關模式將啟動雙方更深層次的合作,F場會上,關檢雙方一致表示,將繼續在《合作備忘錄》框架下,進一步鞏固合作成果、擴大合作范圍、深化合作內容。在擴大已實施的各試點項目覆蓋范圍的同時,積極研究實施創建出口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企業誠信管理共享互認等新合作項目,使深圳更多的進出口企業和進出境旅客享受到通關便利。目前,大鏟灣港區發展態勢良好。
據了解,2012年第四季度,大鏟灣港區進出口集裝箱20萬標箱,同比增長36.98%!叭齻一”通關模式的實行,正在為大鏟灣港區的騰飛積蓄力量。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