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振華
聚焦 江蘇昆山羽絨產業
近年來,隨著國外市場的長期疲軟,國內原料、用工成本的持續上升,各羽絨出口企業逐漸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昆山出境羽絨企業不僅擁有先進的成本控制能力,而且更是憑借優異的產品品質在低迷的外貿環境中脫穎而出,成為市場的寵兒,大大促進今年昆山羽絨出口。
為了更好地滿足昆山出境羽絨企業縱橫式發展的需要,江蘇昆山檢驗檢疫局根據企業特點,為其量身打造了檢驗檢疫方案,運用“無紙化”、“電子捷報”等全新手段,配合企業加快通關速度,降低通關成本,做到既把好產品質量關,又利用多種舉措助推出境羽絨產業縱橫式擴張。
產業透視
在過去的2012年,昆山出境羽絨及其制品行業呈現出特別的發展趨勢。一方面,出境羽絨羽毛再創新高,共計出口587批,重量1204.2噸,金額4754.9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加42.82%、10.39%和21.09%,成績喜人;另一方面,作為出境羽絨制品風向標的羽絨寢具則出現較大降幅,出口達936批、每套近160萬件,貨值僅為2130萬美元,同比大幅降低49.45%,讓人不禁為昆山出境羽絨制品企業的前景捏了一把汗。然而,這似乎并不影響企業加班加點生產出貨的心情。企業負責人也為2012年的出口形勢樂得合不攏嘴。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原來,這是昆山出境羽絨企業根據自身特點和產品優勢,采取縱橫式發展,進行細化分工、差異性生產的結果。表面上看,羽絨制品的出口量出現了明顯下滑,市場前景堪憂,但實際上這是企業在采取“以退為進”的戰略,用好減法,以謀求更大的效益。
縱向發展,深挖產品質量,實現品牌向高端的遷移。近年來,隨著國外市場的長期疲軟,國內原料、用工成本的持續上升,各羽絨出口企業逐漸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通過打造自己的品牌實現更高的產品附加值。然而,品牌建設固然重要,但畢竟是治標不治本的措施,下功夫掌握其產品的核心技術才是正道。在提升產業核心技術方面,昆山出境羽絨企業一直走在業內的前列,其不僅擁有先進的成本控制能力,而且憑借優異的產品品質在低迷的外貿環境中脫穎而出,成為市場的寵兒,大大促進了今年昆山羽絨出口。如光隆羽絨制品(蘇州)有限公司具備業內先進的羽絨分離設備和完善的實驗室檢測體系,使自身羽絨產品在市場競爭中長期立于不敗之地,出口范圍日益擴大。2012年,面對羽絨羽毛漲價造成的市場萎縮,企業做出一個意外的決定——放棄價格戰,這個屢試不爽的殺手锏,轉而堅持做強產品質量、深挖產品附加值,積極樹立品牌優勢和打造高品質的羽絨羽毛產品,市場定位逐漸向高端消費群體遷移。經過近一年的探索和實踐此舉收到良好的效果,產品市場占有率未受影響,而且逆市上揚,并獲得國外大客戶的青睞,被多家國際跨國公司列入合格供方名錄。
橫向發展,擴展產品類別,實現單一向系列的進化。出境羽絨制品企業一般都是從代工廠轉型而來的廠商,有著強大的生產加工能力。眾所周知,只要企業生產能力強,就不怕被市場淘汰,但也只能獲得微薄的利潤,始終處在產業鏈的下層。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企業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核心生產能力:設計、工藝、原料、銷售等主要環節都被國外客戶控制,自己在任何生產方面都沒有話語權。任何國際市場的風吹草動,都會使企業噤若寒蟬。久而久之,企業只能長期受制于國外市場和國外大客戶,疲于應付生產而無暇顧及核心能力提升,最終導致產品低端化、同質化,從而失去獲得進一步溢價的空間。昆山出境羽絨制品企業深知,想要長久立足于國際市場,必須掌握其主打產品的全部或部分核心技術,實現從制造向創造的轉型升級,保障產品的獨立性和唯一性,才能最終贏得客戶的青睞和認可。而2012年羽絨原料的再一次大幅漲價,恰恰成為一次成功的“倒逼”,使企業負責人勇于壯士斷腕,砍掉了利潤稀薄的幾類羽絨寢具產品。然后,憑借自身企業對上下游產業鏈的溝通和掌控能力,以及對國際市場預期的考量,果斷研發全新羽絨升級配套產品,橫向擴展出多種羽絨相關產品,形成羽絨被、墊被、坐墊、被殼等多種多樣的家紡寢具系列,為國外高檔酒店、高端住宅群體提供臥室家居解決方案,使企業實現從常規產品到終端市場的轉型。因此,雖然2012年羽絨制品出口量的確下降,但是其僅僅是作為家居解決方案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其他類別新產品的加入彌補了羽絨制品的下降。昆山羽絨制品企業的整體出貨量非但沒有減少,出口產品類別反而不斷擴大,利潤率大大提高,成為外貿寒潮中少有的溫暖。
縱橫間,昆山出境羽絨羽毛及其制品企業通過把握核心競爭力,做強產品質量,做大市場份額,實現了從數量提升向質量提升的轉變,為出境羽絨產業打開了又一片廣闊的藍海。
質檢平臺
為了更好地滿足昆山出境羽絨企業縱橫式發展的需要,江蘇昆山檢驗檢疫局根據企業特點,為其量身打造了檢驗檢疫方案,運用“無紙化”、“電子捷報”等全新手段,配合企業加快通關速度,降低通關成本,做到既把好產品質量關,又利用多種舉措助推出境羽絨產業縱橫式擴張。
首先,針對企業縱向深入戰略對羽絨產品質量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昆山檢驗檢疫局以出口羽絨及其制品企業的實際情況和羽絨產品特殊的通關模式為出發點,大膽創新,在出口查驗和檢驗檢疫環節中引入風險模型,制定了羽絨產品的質量關鍵控制點,在實施檢驗檢疫工作中,全面保障,突出重點,取得質量控制和快速放行的雙贏,幫助企業解決質量方面的難題,為企業產品立足高端市場打下堅實的基礎。比如,部分國外客戶的特異性產品對羽絨絨子彈性物理性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如何優化工藝流程,做好品質檢驗工作,讓企業品管部門一籌莫展。面對此種情況,昆山檢驗檢疫局主動介入,深入企業牽線搭橋,召集動植檢專家為企業出謀劃策,幫助企業進一步分析產品的風險,制定最佳的生產方案,建立滿足客戶需要的全新羽絨檢測體系,從根本上提升企業的生產加工能力和自檢自控能力,極大地縮短物理指標的檢測周期,大大提高效率,使產品質量符合越來越嚴格的客戶要求。
其次,針對企業橫向擴張戰略衍生出越來越多羽絨產品類別的現實情況,新增大量的出口臥室家居系列產品極大地增加了檢驗檢疫部門的通關壓力。但是,昆山檢驗檢疫局本著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化壓力為動力,創新檢驗檢疫監管模式,為出口企業量身定制了靈活機動的檢驗檢疫查驗新模式。一方面,在企業開發新產品之初,檢驗檢疫力量提前介入,通過法律法規宣傳、國外預警信息平臺建立,開展產品風險評估,幫助企業在產品設計中規避國外質量風險,提升產品國際競爭力。隨后,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加強檢驗檢疫過程監管,壓縮企業羽絨制品在口岸查驗階段的停留時間,提升通關效率;另一方面,對于企業彈性生產工藝流程的特點,靈活調整監管模式和查驗方法,最大限度地確保企業輸往國外的產品快速、順利通檢。企業出口的羽絨制品類型多種多樣,往往出現法檢產品與非法檢產品并存的情況。另外,企業生產線因產品需要會進行調整和變動,增加檢驗檢疫的監管難度。為更好地做到“檢得出、檢得快、檢得準”,昆山檢驗檢疫局對企業急單、大單中的法檢產品實施跟蹤管理。從進料檢驗到過程監管,再到成品抽樣和口岸查驗,均部署檢驗檢疫人員加緊監管,加急查驗,最大限度地保障急單產品質量和大單交貨預期,幫助企業贏得客戶。
再次,昆山檢驗檢疫局建立口岸監管聯動機制。2012年,羽絨原料價格飛漲,價格分分秒秒的波動都深深影響著企業的收益。為了更好地幫助企業降低進口通關成本和物流時間成本,降低羽絨價格風險,昆山檢驗檢疫局對企業進境的羽絨原料開啟綠色通道,口岸直通放行,企業后續監管。進境羽絨原料在昆山口岸僅進行集裝箱外箱消毒和現場查驗,產品消毒在羽絨原料進入工廠后進行。此舉雖然給檢驗檢疫工作的開展增加了一些難度,但是極大地方便了企業,比原有進口查驗方式降低成本約70%,而且將檢驗檢疫的力量延伸至企業工廠,提升企業對進境羽絨原料的質量管理能力,有助于提高昆山整個進出境羽絨產業的管理水平。
另外,面對企業羽絨產品轉入特殊監管區的全新出口模式,昆山檢驗檢疫局按照“檢易通”的服務理念,進一步優化檢驗檢疫流程,縮短通關查驗和后續檢測時間,為其通關提供便利條件。2012年,輸往特殊監管區的羽絨產品占據全年出境貨值的半壁江山。國內企業采購和國內終端消費市場孕育的巨大商機開始顯現。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費理念正在逐漸的變化,加之年底氣溫偏低,人民群眾對羽絨制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消費需求的擴大必然會進一步推動羽絨產業的大發展。因此,昆山檢驗檢疫局在關注到出口企業紛紛將目光轉向國內之后,不失時機的推出適合特殊監管區的全新出口模式,為企業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使企業能夠在強大的成本壓力和不利的市場形勢下,通過出口轉內銷打破羽絨產業困境,繼續保持強勁的上升勢頭。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