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轉型升級 扶持外貿發展
——廣東中山檢驗檢疫局2012年工作回顧
□ 黃國良 吳 碩
“要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發展新變化,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十八大報告給新形勢下的經濟發展提出了明確的指向。
對于進出口貿易來說,2012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外需不振,貿易壁壘頻出,制約我國外貿發展的不利因素在這一年里表現得格外突出。而作為對外貿易發展前沿陣地——珠三角的中山來說,這一年也顯得格外不同。“促進加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方式”,推動轉型升級已經刻不容緩。面對外貿業務整體下滑的嚴峻形勢,廣東中山檢驗檢疫局黨組團結帶領全局干部職工,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促進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全面深化落實“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十二字方針,在執法把關、服務外貿、質量管理、科技興檢和內部建設等方面取得較好成績,可謂亮點紛呈。為促進中山市“率先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和美家園”作出了積極貢獻。
2012年8月16日,廣東檢驗檢疫局局長李延輝(前右四)及中山市委書記薛曉峰等領導共同啟動中山局“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
直面困局 迎難而上 扶持外貿顯實效
“訪企業、解難題、促發展”,系列“暖企”不停歇。2012年伊始,廣東中山檢驗檢疫局直面外貿滑坡的嚴峻形勢,不斷提升促進外貿發展的水平。為推動中山LED產業發展,還制定并實施了六項措施,得到中山市委書記薛曉峰的批示和肯定。薛曉峰專門批示:“中山局六項幫扶措施及時到位,必將對全市燈飾產業轉型升級起到積極助推作用。特向中山局表示衷心感謝。”2012年還先后出臺了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六項措施和促進中山外貿進一步發展的九項措施。5月,開展以“訪企業、解難題、促發展”為主題的“暖企”行動,采用面對面召開座談會、到企業調研等方式,收集企業意見和建議。共分行業召開企業座談會21場,調研企業604家,共收集到企業反映的主要問題146個。在局黨組的有力組織督辦下,絕大部分問題都已經得到解決,得到企業的好評。其中該局領導帶隊走訪了100家中小微企業及相關行業協會、商會,分別在6個鎮區召開了進出口食品、家具、家電、農產品等6場專題企業座談會。局領導全程參加這6場企業座談會,面對面聽取企業意見和建議,集中解決行業存在的突出問題。“暖企”活動對外貿企業起到了提振信心作用,同時也傳遞了黨和政府、檢驗檢疫與外貿企業共度時艱、共克難關的信息,引起廣大外貿企業強烈共鳴,也得到廣東檢驗檢疫局和中山市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廣東局局長李延輝、時任中山市委副書記、市長陳茂輝對該局的做法作出批示。陳茂輝批示:“中山檢驗檢疫局開展‘暖企’行動做法好,成效顯著,值得贊揚。請辦公室編發給各基層單位學習借鑒。”中山市政府辦公室編發了《政務動態》發送市四套班子及市屬各單位。李延輝批示:“中山局訪企業、解難題、促發展,問題找得準,解決內容實,措施有力,受到地方黨委政府和企業的好評。值得各有關單位學習借鑒。”廣東局為此編發了通報發送至廣東檢驗檢疫系統各單位。
送政策、推轉型,擴出口,融入地方謀發展。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是中山市的核心任務,中山局主動融入地方發展大局,不等不靠,切實幫扶企業轉型升級。
送政策,急企業所急。中山“偉福科技”是為“廣汽本田”配套的重要汽車零部件企業,主要生產本田汽車的前后副車架和底盤安全件等。該企業計劃2013年1月從日本進口一臺5000噸液壓成型機,以配合廣汽本田“2013款雅閣”的推出。該設備為大型成套設備,屬國家進口重點監管商品,入境手續包括預報檢登記、裝運前預檢驗、到貨檢驗和監督管理等環節。由于該公司時間安排十分緊張,且設備的后期安裝調試還需大量工作。若時間延誤,將影響“2013款雅閣”的下線。因此實施裝運前檢驗難度非常大。局領導多次向上級反映企業的實際困難,希望上級主管部門能特事特辦,在加強相關監管的前提下免予裝運前檢驗,而由中山局業務部門提前介入,制訂相應的檢驗監管計劃,包括口岸查驗、到廠檢驗監管等環節。經多方努力,上級部門已同意該企業的請求,進口前相關手續已于近日辦理完畢,為該企業新產品的生產計劃提供了便利。
推轉型,服務加工貿易企業實現轉型。為企業自主經營、技改研發、自創品牌、拓展內銷創造更有利條件。玩具屬中山重點出口產品,中山局積極幫扶出口玩具企業原地不停產實現轉型升級,出臺《關于鼓勵出口玩具生產企業在轉型升級過渡期間資質轉換的操作指引》。中山局還注重引導企業走高科技發展道路,在傳統玩具,如直升機玩具、汽車玩具中注入了移動技術的高科技元素。中山一家傳統玩具企業轉型后連續兩年獲得了由美國Desk Pets公司出品的坦克車“TankBot”百萬美元的訂單。
擴出口,千方百計為企業擴大業務提供支持。中山作為我國重要的出口家電生產基地之一,年出口額30多億美元。受歐債危機,國內原材料價格和勞動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中山出口家電企業形勢嚴峻。中山局以電烤箱與食物接觸材料為突破口,努力攻克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對轄區出口小家電的限制,通過促進企業強化質控管理等多項幫扶活動,提升了中山地區電烤箱產品的整體質量。2012年出口電烤箱貨值2億多美元,同比增長11.3%。此外,中山局還成功幫扶本地寵物食品出口加拿大,生物材料制品進入歐盟市場。
提效率,簡手續,優環境,為企業打造進出口綠色通道。辦事效率是檢驗工作的重要指標。中山局全面提升行政審批服務水平,22項行政許可審批2012年實現一個窗口對外,并公示辦結時限,大大方便了企業。深入推進檢驗檢疫直通放行制度,進一步完善分類管理和出口商品合格評定體系,2012年新增一類企業10家,評定213家二類企業及705家三類企業,幫扶企業得到更多的通關便利。
全面簡化報檢手續和資料。已在近200家企業實施,簡化報檢資料,大大減輕了企業負擔。全局10個業務窗口實行24小時預約檢驗檢疫服務。將自理報檢單位備案登記業務下放至辦事處,方便企業就近辦理,大力提高產地證簽證工作效率,做到“當日申報當日拿證”,簽證工作效率在全國檢驗檢疫系統排名前列。
搭平臺,樹品牌,開先河,在檢驗檢疫系統首創以科研項目立項形式建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中山市號稱“燈都”。燈飾產業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柱之一。中山局緊密結合地方產業狀況,立足方便本土燈飾出口企業,立足“公益性、公共性和技術性”,立足打造出口燈飾“國家重點檢測實驗室”,推動燈飾產業轉型升級、健康持續發展,鞏固中山燈飾國內、國際市場的龍頭地位,申報“廣東出口燈飾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項目。2012年10月30日,該項目被批準立項,立項資金200萬元。這是檢驗檢疫系統首個以科技項目立項形式獲得資助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豐富和發展了科技項目的形式與內容。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也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獲得了3200平方米的辦公用房作為平臺建設場地。
中山局積極籌建包括“廣東出口燈飾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在內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助力地方經濟發展。圖為中國電子(中山)基地檢驗檢疫服務平臺簽約儀式現場。
筑牢堅盾 重拳出擊 執法把關亮實招
“把源頭、強監管、嚴檢測”,守牢供港澳水產品檢疫監管關。中山局通過建立以“把好源頭,強化監管,嚴格檢測,高效服務”為主要內容的出口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模式,實現“源頭可以追溯、過程可以控制、流向可以追蹤、責任能夠分清,質量能有保證”的工作目標。2012年兩次順利通過了香港食環署的檢查。中山塘魚約占香港市場五成市場份額,約占澳門市場七成市場份額。目前中山局正積極推動全國供港澳水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已得到市政府印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有關鎮區執行。中山水產品“安全、足量、快速”的供應對促進港澳保持繁榮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2012年1月20~21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組到中山采訪拍攝供港澳水產品檢驗檢疫監管工作情況。1月27日、28日(大年初五、初六)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新聞聯播》節目連續專題播出了中山局采取有力措施確保供港澳水產品質優量足供應的報道。此次采訪報道既是對中山局供港澳水產品監管工作的高度肯定,也為廣東檢驗檢疫系統,為中山市人民爭了光。
勤排查、嚴打擊、快反應,專項行動不手軟。全面排查質量隱患,探索構建了業務工作質量檢查排查的“11223”模式。中山局在專項行動中注重開展“三查三整兩建”工作。根據業務特點,制定了認證認可、進出境動植物檢驗檢疫、進出口商品檢驗監管、進出口食品化妝品檢驗檢疫、進出境衛生檢疫、道德建設6個專項行動方案。做好進出口農產品、食品安全風險監控工作,并進行風險分析、評估和利用。
重拳打擊各類違規違法行為。在廣東省2012年開展的“三打兩建”(打擊欺行霸市、打擊制假售假、打擊商業賄賂;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市場監管體系)活動中,中山局共出動執法人員2000多人次,查處各類案件22宗,涉及貨值305萬元,行政處罰6.71萬元。與工商、公安等8個職能部門一起對中山市冷庫凍肉食品開展歷時6天的專項聯合檢查行動,出動執法人員126人次,檢查全市25家冷庫,6家涉嫌儲藏、銷售來源不合法凍肉食品的企業被依法查處,查獲涉嫌問題凍肉食品共22噸。截至目前,中山局共查處違法案件37宗,其中以簡易程序完成當場處罰案件30宗,以一般程序立案查處違法案件7宗,涉案貨值684.98萬元,共計處罰款11.46萬元。在工作質量自查中,發現某裝飾材料公司不如實申報,涉嫌買賣檢驗檢疫證單的案件,涉案出口貨值10萬美元,目前已移送公安機關進一步偵查。
迅速應對突發事件。面對2012年國內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山局迅速反應,快查真打,展現了較強的應急處置能力。2012年4月15日,中央電視臺曝光毒膠囊事件,根據中山市是廣東轄區內出口膠囊食品生產企業數量最多的地區的情況,中山局馬上啟動應急預案,兩天后便開始對膠囊食品企業的清查和開展食品中的重金屬鉻的檢測,為中山出口膠囊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中山局還快速應對“毒蔬菜”、“精神藥物雞”、湛江肉鴨禽流感等事件,確保了供港澳蔬菜、活禽畜的正常出口業務。
筑防線,嚴防控,提能力,口岸安全建設取得新成效。2012年9月,中山客運口岸作為廣東局推薦的兩個口岸之一以94.76分的“兩廣”片區最高分通過了國家質檢總局口岸核心能力建設考核驗收組的考核,同意向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口岸核心能力核查驗收。中山局口岸核心能力建設工作得到上級領導充分肯定。
2012年2月從原產澳大利亞洗凈剪羊毛中截獲8種雜草種子,其中刺蒼耳和刺蒺藜草為我國進境植物檢疫性雜草。這是中山口岸首次在同一批進口貨物中截獲數量和種類如此多的雜草種子,也是廣東口岸首次從進口毛中截獲檢疫性雜草,屬重大疫情。2012年5月該局從兩批進境廢紙中截獲我國禁止進境的危險性害蟲——咖啡果小蠹。2012年8月國內首次從旅客攜帶物中截獲重要檢疫性有害生物西印度按實蠅。
中山局通過開展“訪企業,解難題,促發展”系列暖企行動,現場為企業解決難題,受到企業熱烈響應。圖為中山局召開外貿企業座談會。
技術為劍 立身履職 科技興檢出實績
上項目,聘顧問,抓共建,科研工作取得重大突破。2012年5月,由中山局岳巧云博士發起,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牽頭申報的《檢疫性有害生物DNA條形碼檢測數據庫建設及應用》獲得科技部立項,成為“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項目經費2614萬元。其中中山局牽頭負責“醫學媒介生物DNA條形碼檢測技術研究與示范應用”課題,專項經費340萬元。該項目是中山局“科技興檢”戰略結出的豐碩果實。
此外,中山局聘請了12名“外腦”擔任科技顧問,并與廣東藥學院、中山職業技術學院、暨南大學生物醫藥研究開發基地3家單位簽署科技共建合作協議,充分利用地方資源為我所用。
2012年中山局共申請科研項目26項,申報行業標準8項。獲批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1項,國家質檢總局項目1項,行業標準修訂計劃項目1項。合計批復經費近600萬元。中山局還被評為全國紡織品“標準化工作先進單位”,王京力高工參與制定的GB/T8630和GB/T8628標準獲批成為國家標準。
壓周期、擴項目、強保障,檢測能力大幅提高。為提高企業出貨效率,節省時間成本。2012年中山局通過流程再造、內部挖潛,壓縮、調整了近1000個檢測項目的檢測周期,平均縮短近三分之一的檢測時間。中山局技術中心順利通過“三合一”現場評審。新增檢測項目957項,141類1956個項目得到認證認可。一次新增近千個檢測項目并通過認證認可。食品、機電產品檢測項目大幅增加,乳制品、糖果、食品接觸材料、衛生用品等產品的檢測項目涵蓋率大大提高,燈具和電風扇、液體加熱器等部分小家電產品基本實現全項目涵蓋。并突破出入境檢驗檢疫的范疇,新增藥用膠囊重金屬檢測項目。3個檢測區域性中心實驗室和1個綜合實驗室高分通過核查驗收。
中山局技術人員嚴把出口空調質量關
中山局著力引導服裝出口企業轉型升級,向生產高附加值的婚紗、西服轉型。
規范體系 和諧發展 自身建設基礎實
標準化、程序化、規范化,質量體系建設邁上新臺階。中山局按照“工作內容標準化、工作過程程序化,工作資料規范化,工作手段科學化”的要求,全面深入開展規范化建設。按照“科學、規范、高效、廉潔”的質量方針,建立集質量管理、風險防控和績效考核于一體的質量管理體系。建立了“1+12”的綜合性工作考核體系,初步建立了全面績效管理的框架。并結合質量管理體系建立了覆蓋廉政、工作質量和安全生產的綜合性風險防控體系。
促和諧,講廉潔,揚慈善,文化建設精彩紛呈。中山局始終注重加強機關文化建設,積極推動“五個文化”建設。
推動以“家和萬事興”為核心的“和諧文化”建設。通過開展文化體育節,青年聯誼,舞蹈培訓等活動,進一步為干部職工營造和諧向上的良好環境,增強全局干部職工的向心力、凝聚力,打造檢驗檢疫大家庭的機關氛圍。
推動以文明創建為核心的“窗口文化”建設。通過開展窗口標準化建設、檢務知識競賽,發揮青年文明號、文明服務窗口、文明服務標兵等精神文明創建成果的引領示范作用。
推動以勤政廉潔為核心的“廉政文化”建設。通過開展道德講堂、修身學堂活動,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推動以提高工作質量為核心的“國檢文化”建設。通過開展演講實踐活動,培養干部職工忠于職守、勇于負責、嚴格把關、保國安民的新時期國檢精神。
推動以熱心公益為核心的“博愛文化”建設。通過組建中山局志愿者服務隊,開展“慈善萬人行”、“職工解困月”、“扶貧濟困日”等系列公益活動,全年累計捐款近5萬元。
回望2012年,碩果累累;展望未來,征途漫漫。勤勉奮進的中山檢驗檢疫人將繼續踐行承諾,立身履職,緊緊圍繞“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十二字工作方針,為守護一方平安,造福一片熱土奉獻出汗水與忠誠。
中山局口岸一線人員春節期間堅守崗位,確保塘魚安全并及時足量供應港澳。
中山局技術中心岳巧云博士牽頭申報的課題“檢疫性有害生物DNA條形碼檢測數據庫建設及應用”獲得“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立項。圖為岳巧云博士在鑒定醫學媒介生物。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