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評促改增活力 以評促管添動力
臺州市路橋質監局開展公述民評活動提升服務效能促發展
臺州市路橋質監局堅持一手抓質監事業發展,一手抓行風建設,以參加當地政府機關單位“公述民評”聯評活動為平臺,讓群眾充當行風裁判員,以民心為鏡,以民意為尺,以民情為秤,全面查找、深刻剖析、整改解決行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建立健全作風和效能長效機制,推進行風建設上新臺階。自2010年起,該局連續三年被當地政府納為15個聯評機關單位之一,綜合排名均位于前列,在行政執法和行政服務中未發現有過失行為,未接到針對服務效能投訴事件,未發生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案件,得到廣大群眾和企業的好評。
一是進一步拓寬了監督渠道。
開展公述民評活動,有效地將全局中層干部置于群眾的陽光監督之下,讓群眾有足夠的權力對干部進行嚴密監督,聘請的13個政風行風監督員也為今后的質監工作能更好地接受群眾監督奠定了良好基礎。該局多次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召開座談會,通過中層干部與服務對象、監管對象及行風監督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社會各界人士進行面對面交流,拉近了干群距離。座談中,代表們對食品安全非常關注,有多位代表提出了《關于加強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管的建議》。對此,該局高度重視,針對全區食品加工小作坊量大面廣、監管難度大這一嚴峻現實,結合代表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按照既“整治”、又“幫扶”的原則,以開展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動”為契機,通過樹立典型、以點帶面,創新監管機制,探索監管路子,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監管舉措,做到監管與服務相結合,業主主體責任意識得到強化,消除質量安全隱患,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的質量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提高,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
二是進一步健全了作風與效能長效機制。
該局將“公述民評”活動與“進村入企”大走訪、民主評議行風 “回頭看”、“創先爭優”等活動有機結合,把征求到的意見建議、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剖析,把解決當前干部隊伍作風和效能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與健全作風建設長效機制結合起來,把去年“公述民評”活動中形成的好經驗以制度形式固定下來,堅持下去,做到揚長避短、端正工作態度、提升服務水平、提高工作效率,群眾滿意度明顯提高。為積極發揮公述民評的導向和激勵作用,該局將公述民評測評結果作為年終評先選優及年度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對排名居前列的干部積極向上級舉薦使用,對排名靠后者進行約談誡勉,造就了一支敢為人先、爭創一流、走在前列的質監隊伍。
三是進一步提高了監管和服務能力。
通過以民評活動建立起機關干部切實履職的倒逼機制,促使全局干部職工始終以服務經濟發展為出發點,把服務理念貫穿于質量監管、行政執法各項職能的全過程,做到強化監管和優質服務有機結合,寓監管于服務之中。在大力推進“文明規范基層質監站所”創建活動中,路橋區金清質監所通過建質量檔案、架監管網絡、創新舉措強服務、提升質量促發展等舉措,實施信息站、聯絡站、服務站、監管站的“四站合一”區域監管新模式,實現監管前移,重心下沉,探索出了一條切合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質量安全監管新路子。在窗口建設中,以打造“標準化”和“精細化”窗口為抓手,把爭創“群眾滿意辦事窗口”活動作為推進公述民評活動的有效載體,大力推行“零距離服務、零障礙服務、零投訴服務”的“三零”便民服務承諾,“用心、用情”深化行政服務能力建設,今年共辦結組織機構代碼證8348件,為小微企業、村(居)、社會團體減免組織機構代碼辦理費用7萬余元,受到廣大企業和群眾的好評。(林順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