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元旦”、“春節”即將來臨,為確保廣大人民群眾度過一個平安、歡樂、祥和的節日,12月初以來,紅河州質監系統紛紛行動,采取有力措施,狠抓重點區域,重點品種和薄弱環節,認真做好元旦、春節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和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
紅河州質監局部署元旦、春節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12月25日,紅河州質監局召開全州食品安全工作會,部署兩節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全州13各縣市和工業園區質監局分管食品安全的領導和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參加了會議。會上,紅河州質監局對做好兩節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進行了安全部署,對加強兩節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一是各縣(市、區)局要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做到認識到位組織到位,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二是要精心組織,抽調精干力量,開展拉網式排查;三是要加強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力度,提高巡查的頻次,突出巡查的重點,切實做好元旦、春節期間食品質量安全工作,努力保障兩節期間全州食品生產加工環節食品質量安全。
個舊市質監局對云錫公司特種設備進行全面檢查。云錫公司是個舊市特種設備使用單位中數量最多、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重點單位,在用特種設備占全市特種設備總量的三分之一,為做好特種設備安全工作,保障全市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及生產安全,個舊市質監局結合實際,突出工作重點,出動監察人員18人次,對云錫公司特種設備進行了全面檢查,檢查人員先后對公司在用1100余臺特種設備臺帳、檢驗報告、使用登記證及人員操作證培訓取證情況進行了查看,隨機選取部分特種設備進行檢查,實地查看相關設備運行狀況,點檢、月檢記錄,維修保養情況及操作人員持證上崗情況。同時,認真做好宣傳工作,要求企業進一步細化管理,認真做好安全主體責任的落實工作,確保特種設備安全。
開遠市質監局對抽檢不合格食品企業開展后處理工作。結合當前開展的春節元旦期間食品安全大檢查工作,開遠市質監局寓執法于服務,積極對第四季度抽檢不合格產品進行后處理。一是依法責令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限期整改,停止生產、銷售不合格產品,對有嚴重質量問題的,依法進行處罰。同時,責令企業對庫存的不合格產品進行全面清理,對已出廠、銷售的不合格產品沒收違法所得。二是深入問題企業,幫助企業查找問題根源,制定整改方案,從人員責任、工藝控制和原料等關鍵環節幫助企業堵住質量漏洞。三是加強與檢測機構的聯系,共同尋找和分析產品不合格的原因,幫助企業查找問題根源,糾正存在問題,為企業提供切實有效的服務。四是建立監督抽查工作長效機制,采用事前預防,事后分析的方式,選取行業產品進行質量分析,為政府和企業提供決策和參考。同時,關注企業動態,通過對監督抽查企業滿意度和返回意見進行調查回訪,不斷總結,及時調整工作方法,真正提高監督抽查工作的有效性。
建水縣質監局部署開展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建水縣質監局按照集中整治與打假治劣、扶優扶強相結合的原則,針對節日熱銷食品和容易出現質量問題的食品,制定了工作方案,將酒類、食用油、調味品、糕點、飲料、糖果等食品列入重點產品,以農村、城鄉結合部為重點區域,以列入重點產品的生產加工企業及部分小作坊為重點企業,將企業生產車間環境衛生、原輔材料進廠把關、食品添加劑使用、生產過程關鍵點控制和產品出廠檢驗作為重點檢查項目,督促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確保出廠食品安全。向獲證企業下發了《關于做好元旦春節期間食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企業依法依規誠信經營,落實好食品添加劑使用、生產過程控制、出廠檢驗把關及相關記錄,及時開展自查自糾,排查和整改安全隱患。針對企業自查自糾和整改情況,建水縣質監局有針對性地對開展現場監督檢查,對企業存在的食品安全隱患進行督促整改。
彌勒縣質監局開展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彌勒縣質監局開展了以肉制品、食用植物油生產企業為主的“元旦”節前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工作。共對轄區內的1家肉制品、1家食用植物油生產企業進行了檢查,在檢查中,針對生產企業是否存在使用未經檢驗檢疫、檢驗檢疫不合格或含有“瘦肉精”的原料肉加工食品,是否存在生產或使用“地溝油”進行加工的行為,重點檢查原輔料、添加劑、接觸材料等可能會對食品造成污染的環節,執法人員仔細查看了原輔料庫、生產車間、化驗室、進貨臺賬、添加劑使用臺賬、生產關鍵控制點記錄、出廠檢驗記錄等。通過檢查,未發現違規違法生產行為,降低了全縣問題肉、問題油流向市場的風險 ,在一定程度上使企業更加注重對原材料質量的控制,從生產源頭的各個方面保證了廣大群眾的食品安全。(紅河州質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