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陰金屬材料企業遭遇多次退運。退運事件發生后,江陰檢驗檢疫局主動提前介入,以出口退運調查為抓手,通過退貨調查追溯機制,堅持現場走訪調查、堅持查找末端原因、堅持跟蹤糾正措施落實情況,指導、幫扶、督促企業查找末端原因并制定糾正措施,倒逼企業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保證能力,避免退運事件的再次發生,保障對外貿易健康發展。
一、堅持現場走訪調研。現場走訪調研是開展退運調查的基礎。獲悉退運信息后,江陰檢驗檢疫局第一時間調配經驗豐富的調查人員趕赴企業,深度調查走訪,掌握第一手資料并進行詳細分析。特別是在調查過程中,少數企業對退運原因或語焉不詳,或歸結為客觀因素,甚至有意瞞報的情況屢見不鮮,嚴重影響了退運調查的準確性、公正性,更加凸顯了現場走訪調研的緊迫性、必要性。
二、堅持查找末端原因。末端原因是最根本、最深層的原因。通過走訪,檢驗檢疫部門發現,退運原因很多時候看起來是由于工作人員責任心或是孤立的偶然因素,但事實上卻是企業長期疏于管理、流程混亂的體現。可以說,今天不發生退運,明天也會發生其他質量問題。為切實把退運調查當作提升企業質量的有效手段,在現場走訪時,檢驗檢疫部門不滿足于就事論事,淺嘗輒止,而是堅持刨根問底,查找末端原因,繼而提出合理化建議,制定切實有效的糾正措施,防止不合格再次發生。通過深度調查分析,檢驗檢疫部門認為,目前江陰金屬材料制品遭遇退運主要原因包括:一是未建立零缺陷的質量意識,主要表現在質量意識不高,抽檢率低,管理粗放,輕視目測項目,體系認證有效性存在嚴重問題。二是存在僥幸心理,沒有嚴格貫徹執行合同要求。三是接單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制定合同時,未對其進行深度的技術評審。
三、堅持跟蹤糾正措施落實情況。避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關鍵在整改落實。針對少數企業對查找出來的問題得過且過,不大力整改的情況,江陰檢驗檢疫局高度重視,持續跟蹤糾正措施落實情況,確保退運調查能起到應有的作用。(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