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陰檢驗檢疫局對一艘入境維修的散貨船實施靠泊檢疫時,在其載貨艙內截獲多種檢疫性有害生物。
2012年11月下旬,一艘來自韓國的多米尼加籍外輪靠泊江陰某船舶修造公司,江陰檢驗檢疫局人員登輪開展船舶入境檢疫?罩玫呢浥摬⒎菣z疫重點,但檢疫人員查詢船方載貨記錄時,獲悉船舶維修前最近航次載運貨物為美國產散裝小麥。檢疫人員出于職業敏感性和工作責任感,要求船方打開貨艙艙蓋查看,發現艙底有近千公斤小麥殘留。
檢疫人員立即下到艙底開展現場查驗,發現小麥中摻雜有大量雜草種子,經進一步采樣檢測,發現殘留小麥中還含有大量有害生物。樣品送江蘇檢驗檢疫局動植食檢測中心進一步鑒定確認,發現含有小麥矮腥黑穗病菌、交鏈孢屬、枝孢屬、鐮刀菌屬、柄銹菌屬、附球孢屬等病菌;具節山羊草、野燕麥、野蘿卜、毛燕麥、矢車菊屬等雜草種子。其中,小麥矮腥黑穗病菌和具節山羊草為檢疫性有害生物。
到港江陰維修的外輪每年都有10多艘,貨艙都是空載,發現大量貨物殘留尚屬首次。這一案例為口岸日常檢疫提出了警示,船舶檢疫工作中疫情風險點很多,即使維修船舶的空置貨艙檢疫也不容忽視,應主動查詢船舶以往裝貨情況,對船艙殘留物更應高度重視。(徐盛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