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蘿卜唱大戲
山東濰坊市借助地標產品濰縣蘿卜帶動種植業發展
□ 李艷梅 劉成文
一個小蘿卜,名不見經傳,但在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前不久舉辦的第五屆中國(寒亭)濰縣蘿卜文化節上,它卻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搶手貨。
青蘿卜是山東濰坊著名土特產,也是山東省著名蘿卜優良品種。其肉質緊密、翠綠、脆甜、多汁、生食如水果,故又稱水果蘿卜,具有保健作用。濰坊市區所在地古稱濰縣,所以人們習慣把濰坊青蘿卜稱為濰縣蘿卜。
具有300多年栽培歷史的濰縣蘿卜,以其特有的營養和食用保健價值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醫療本草》曾專文介紹濰縣蘿卜,說它具有“利五臟、消痰止咳、治肺吐血、溫中順氣”等功效。濰縣蘿卜素有“水果蘿卜”、“維他命蘿卜”之稱。清代著名的“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任濰縣知縣時,曾寫詩稱贊道:“東北人參萊陽梨,不及濰縣蘿卜皮。今日厚禮奉欽差,能去魔道兼順氣。”
近年來,隨著濰縣蘿卜知名度的逐漸升高,不少地方的蘿卜也冒充濰縣蘿卜上市銷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濰縣蘿卜的聲譽。為保護這一傳統特色農產品,濰坊市質監局抓住《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頒布實施的有利時機,將濰縣蘿卜列入濰坊市申報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第一梯隊行列。他們提請當地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市長任組長,農業、農科院和有關區領導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同時,組成調研組到當地政府和農戶家中進行調研,了解濰縣蘿卜的種植現狀,對濰縣蘿卜申報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想法和建議。在加大宣傳力度的基礎上,邀請中國政法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教授,對濰縣蘿卜的技術、質量及法律問題進行了多次審查論證和咨詢,確保了申報工作的規范性、方案的可行性、材料的完整性和技術數據的合理性。通過努力,濰縣蘿卜在2006年被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在取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后,濰坊市質監局一方面加大監督管理力度,提請當地政府制定出臺了《濰縣蘿卜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管理辦法》,進一步建立完善了濰縣蘿卜保護管理機制。另一方面,積極推動寒亭區俊清蔬菜專業合作社、濰坊樂義果業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申報使用濰縣蘿卜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專用標志,并獲得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寒亭區作為濰縣蘿卜的主產區,在濰縣蘿卜實施保護后,該區通過制定出臺優惠扶持政策,成立購銷服務專業合作社、建立科技研發中心,注冊商標等措施,使濰縣蘿卜產業有了長足發展。2008年,寒亭區又投資3000多萬元,興建了一座集蘿卜購銷、包裝、貯藏、加工和科研開發于一體的現代化濰縣蘿卜交易中心,拉動濰縣蘿卜標準化種植面積達到3300公頃,成為以濰縣蘿卜為主的綠色無公害產品交易平臺,也成為一個挖掘和弘揚蘿卜文化的展示場所。
昔日的小蘿卜,如今唱起了產業發展的大戲。幾年來,濰縣蘿卜先后被評為首批山東省名牌農產品、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十大品牌優質農產品、獲得中國果菜十大馳名品牌稱號等。寒亭區更是依托濰縣蘿卜成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這一平臺,連續舉辦了5屆濰縣蘿卜文化節,帶動全區蘿卜種植面積達4000余公頃,銷售額近10億元,實現了產品保護、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一目標。《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