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 鐳 陳 滟 白素平
廣東從化檢驗檢疫局轄區每個月出口實驗猴2至3批,每批180只至200只。檢疫人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辛勤付出,才保證了從化實驗猴出口沒發生任何質量問題。
檢疫人員為實驗猴注射針劑,進行結核菌素變態反應試驗。
在來到廣東從化檢驗檢疫局之前,筆者就對這里實驗猴出口業務和該局動植物檢疫科的一班人有所耳聞:特殊的實驗猴檢疫工作,造就了一支技術精湛、本領過硬、吃苦奉獻的“行家隊伍”。
從化地區早在1996年就有猴子養殖企業,但規模很小。為了幫扶企業,從化檢驗檢疫局積極介入,不僅向企業提供國外引種的相關要求,還派出檢疫官和企業一起去國外挑選健康合格的實驗用猴。
“經過我們的把關,引種進來的種猴隔離檢疫后,檢測結果為陽性的不合格猴子很少,有效提高了引種的效益!睆幕瘷z驗檢疫局副局長王彭軍很是自豪地說。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目前,從化局轄區共有4家猴場,存欄商品猴達到6萬只,占全國的五分之一。主要品種為食蟹猴及少量恒河猴,先后出口到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主要用于醫學臨床試驗,年出口量達4000只左右。
對于這些作出特殊貢獻的實驗動物,檢驗檢疫部門督促企業做到人性化養殖。王彭軍介紹說:“我們從動物福利和科學養殖的角度,幫助企業打造布局合理、科學分區、功能完備的新型實驗猴場。目前,已有兩家猴場投入2000萬元,用于基本建設,其規模和現代化程度在國內同行中名列前茅!
出口實驗猴日常監管的重點在于預防疫病,由于實驗猴養殖主要用于實驗,很少打疫苗預防疫病,所以其疫病防疫較一般動物養殖難度大,對管理的要求也高。從化檢驗檢疫局從進出養殖場人員管理、監督日常防疫消毒、養殖猴發病史追蹤等方面進行重點管理,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根治,較好地保持猴群整體的健康水平。
實驗猴出口不同于其他動物,每一只都需要檢疫。目前對出口實驗猴,主要進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檢測、結核菌素的眼瞼皮內變態反應試驗等三項檢測內容。沙門氏菌、志賀氏菌的檢測方法是分離培養,需要采集每只實驗猴的糞便,結核菌素變態反應試驗則是在活體上操作,要求在猴的眼瞼皮內注射試劑。
“出口檢疫的工作量很大。 痹摼謩又参餀z疫科科長凌華樞列出了幾個數字,現在從化局轄區每個月出口實驗猴2至3批,每批180只至200只,考慮到可能有不合格需要淘汰的實驗猴,一般每批要檢220只左右。
每批220只左右的實驗猴檢疫怎樣具體操作呢?凌華樞給出了他們一周的工作日程表。
第一天,準備實驗用的東西,包括細菌培養劑液、培養基、采樣棉簽、針劑等等。
第二天,去猴場對即將出口的實驗猴一只只進行檢疫。檢疫過程分兩步,首先抓住猴子后用棉簽取糞便放進有營養基的試管,然后再在猴眼瞼皮內注射結核菌素。從“美猴王”強大的攻擊能力我們不難想象這些實驗猴的頑劣程度,一只只地抓住,一只只地采樣、注射,一不小心檢疫員就有可能受到猴子們的攻擊。
“采集實驗猴肛門糞便和打針劑,最怕的是被咬傷,因為猴子有許多人畜共患的疫病,我們一直都很小心”凌華樞說完低頭看了看緊接著告訴我們,“我的手指曾經被咬過!苯Y核菌素注射更是一項“技術活”,比對醫院護士的要求還要高。需要將實驗猴的眼瞼挑起來,不偏不倚地將藥劑打進1毫米左右的眼皮內,力道一旦掌控不好就很容易將針頭戳出來。這一整天,檢疫員就在猴舍里對著糞便和針劑度過了。
第三天,進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兩項微生物的分離培養。動植檢科的邱索平向我們演示了這個過程。在專門的操作柜中,將前一天放進糞便的營養基用鐵絲鉤起來,用專業的手法劃在平皿上,一個平皿要轉動著劃幾次,每劃好一個還要將鐵絲用酒精燈消毒,以免交叉污染!扒耙惶焓窃诤锷嵴局ぷ饕惶,今天是在實驗室坐著工作一天”邱索平揚了揚脖子說。
第四天,早上去猴舍看結核菌素變態反應結果,主要看打了試劑的實驗猴眼瞼是否有紅腫等陽性反應;下午繼續回實驗室查看平皿細菌生長的情況,看是否有沙門氏菌、志賀氏菌的存在。
第五天,第二次去猴舍判斷結核菌素變態反應!斑@次是最終判斷結核菌素是否為陽性,結合兩種微生物培養查看的結果,我們就可以確定哪些實驗猴是合格的,然后就可以對合格的實驗猴出證放行了!绷枞A樞告訴我們。
在實驗猴出口檢疫過程中還需要克服惡劣的環境。廣東的炎熱眾所周知,即使30多攝氏度的高溫下,檢疫員依然要帽子、口罩、白大褂、雨鞋“全副武裝”,耳里聽到的全是猴子“吱吱”的叫聲,鼻子聞到的全是濃濃的猴子糞便味道。
“蒸得汗如雨下還沒什么,主要我們去了猴舍后,第二天都還能在身上聞到猴子的味道,每次我去了猴舍,家里人肯定知道,全靠聞的!”凌華樞說。
正是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辛勤付出,才保證了從化實驗猴出口沒發生任何質量問題。此時,動植物檢疫科的凌華樞和邱索平在整理著注冊猴場的資料,在企業出口動物注冊申請表里,詳細地附著猴子疾病防疫制度、生產和加工過程中投入品查驗登記及管理制度、動物飼養管理制度,以及猴舍、隔離場、飼料房、實驗室的照片。但是從化局并不滿足于此,他們表示,將著手進一步完善資料,致力于實現更加科學細致的管理。
鏈 接>>
從化前十個月檢疫十八批出口食蟹猴
今年1月至10月,從化檢驗檢疫局共檢疫出口食蟹猴18批次,共3240只,貨值421.2萬美元,出口合格率為100%。
食蟹猴又名長尾猴、爪哇猴,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因為喜歡在退潮后到海邊覓食螃蟹及貝殼,故名食蟹猴。食蟹猴在醫學研究中是廣泛采用的實驗動物,據中國實驗靈長類養殖協會統計,全國現有實驗猴養殖企業32家,數量12萬只,其中從化年存欄50000多只,為全國最大。
廣州市從化區自2005年開始從東南亞引進食蟹猴,經飼養、子二代繁殖并經嚴格的篩選,最終選出合格的個體猴輸往美國等地,用于醫藥科學實驗。食蟹猴從進口至出口整個過程中,經歷了從叢林野猴到符合實驗標準實驗猴的“蛻變”,成為具有極高科研價值、身價昂貴的“富貴猴”。
食蟹猴從出生到實驗用,約需飼養3年時間,從化檢驗檢疫局要求企業對每只猴編號并建立飼養檔案,通過檔案管理,隨時可以查詢到每只猴自出生以來所使用的疫苗、藥物、發病情況、健康狀況等相關記錄。根據每只食蟹猴的檔案記錄,選取長相好、健康的猴進行隔離檢疫,隔離期間詳細記錄每只食蟹猴的健康狀況和喂養情況,百分之百做到實驗項目檢測合格、生長記錄良好的食蟹猴才準予出口。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