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 蔚 陸
檢驗檢疫人員對海力士進口貨物進行到貨檢驗
在美國從舊金山到硅谷的101高速公路上,豎立著這樣一塊大型廣告牌:“中國硅谷——無錫”。如果說建設中國自己的“硅谷”是無錫的城市夢想,海力士項目則為該夢想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目前,“海力士”DRAM全球市場份額高達22%,無錫海力士已占據其中的“半壁江山”。SK海力士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在雨表示:“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韓國人,在公司建成、發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很多問題,是江蘇無錫檢驗檢疫局的熱誠幫扶,使我們公司有了今天的成就,現在,我們都有一顆中國‘芯’!”
跨越發展,時間就是一切
SK海力士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是韓國(株)SK海力士半導體在江蘇無錫出口加工區合資建造的世界一流的存儲器制造企業。海力士項目總投資為80多億美元,是國內半導體單體投資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項目,也是江蘇省最大的中外合資項目。該公司主要產品為12英寸集成電路晶圓,主要應用范圍涉及存儲器、消費類產品、移動、SOC及系統IC等領域。
2005年,“海力士”落戶無錫,次年4月投資20億美元實施一期工程,投產8英寸和12英寸晶圓兩條生產線,兩者都填補了當時中國市場的空白;2007年6月,投資達15億美元的12英寸大規模集成電路二期項目啟動,生產技術水平從最初的80納米提升至66納米;2008年12月,總額達25.55億美元的三期升級項目開始實施;2009年,最先進的38納米產品則將實現規模化生產,全球范圍內僅停留在實驗室階段的20納米級產品也將盡快投入試產;2011年,38納米12英寸晶圓項目月產達18萬片,同時主要產品全部升級為38納米;2012年7月,SK海力士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開始試生產目前全球最先進的30納米以下半導體DRAM存儲器產品……“做半導體,就像騎自行車一樣,不進則退!”色彩繽紛的數碼世界中,半導體是核心,李在雨總經理打了個形象的比喻。在強烈的危機感和使命感的驅動下,企業每一次技術升級,都走在了市場變化和同行業的前列。總經理李在雨表示:“每一次跨越,都要進口很多高科技的儀器,對時間的要求也很高,感謝無錫檢驗檢疫局的一對一服務,使我們能夠順利投產,在短期內完成跨越式發展。”
把關服務,“812”精神鑄豐碑
陽光暴曬下,集裝箱內溫度高達50多攝氏度,人一進去就汗流浹背。但查驗人員小陳毫不猶豫地一次次鉆進集裝箱,認真完成每次檢疫。一次,一批進口設備運輸途中遇到了問題,為貫徹“寧可人等貨、不許貨等人”原則,他在場地上一直等到晚上9點多,完成任務回家時,已近深夜。為確保進境木質包裝能在次日得到檢測結果,實驗人員小李幾乎每天都要加班劈木頭制樣。手都劈傷了,包塊紗布接著干。一件件感人的事例,折射出檢驗檢疫人對職責、效率、服務和奉獻的理解。他們甚至還為這種精神取了一個富有鮮明時代特征的名字:“812精神”,那就是——放眼世界的趕超精神、務實高效的服務精神、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和攻堅克難的團隊精神。
針對海力士項目進口設備數量多、單件金額大、設備的工藝精度高、技術要求復雜等特點,為更好地提供服務并嚴格執法,無錫局采用裝運前檢驗、到貨檢驗、后續監管相結合的方式對設備進行全面監管。截至目前,該局已完成赴設備制造商所在地進行裝運前檢驗11次,檢驗設備2036臺,共計貨值超過25億美元;共完成海力士項目進口機電產品檢驗監管68000多批,貨值達92億美元;在前期檢驗工作完成、企業自主進行安裝調試及試生產過程后,對進口設備實行回訪制度,不定期地對已生產設備進行檢查,主要檢查生產設備的穩定性、適用性。共發現貨物存在的安全項目不合格有1200余批,針對設備部件的更換及修理問題,已出具證書4000余份。
海力士項目的順利投產、發展,成就了業內公認的“世界神話”、“無錫速度”,海力士韓國總部決策層由衷地感嘆:“中國檢驗檢疫的公務員是最優秀的,為我們樹立了榜樣!”這也大大增加了海力士公司在無錫不斷擴大投資和加快發展的信息和決心。2006年,無錫局加工區辦事處獲得了“812項目建設先進集體”一等獎的榮譽稱號,并每年都得到了無錫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自我提升,未來任重道遠
韓國小伙金振培次長一年多前從總部來無錫,他和100多位同伴從事的正是以前在研發中心的工作:新品量產前的測試、產品優良率的確保、家庭類消費電子產品的開發等。談起企業的發展,總經理李在雨說:“為保持技術先進,無錫工廠每年投資8億多美元進行改造,無錫海力士目前的研發水平、工業水平與韓國總部是一致的。”
“無錫市委、市政府當初大力引進海力士項目,就是想從高端突破,解決城市產業競爭力提升的問題!”說到加工區未來的發展趨勢,無錫檢驗檢疫局加工區辦事處副主任單學時侃侃而談:“城市智慧化已成為繼工業化、信息化之后的又一次浪潮,新興的IC產業、IT產業、軟件產業迅速崛起,比重上升很快,傳統裝備制造業適時運用信息技術,向智能制造方向轉型,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加快推進,這對我們檢驗檢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的確,從“制造”向“創造”的跨越,讓無錫嗅到了中國高新區如何從單純的工業集中區向智慧經濟區邁進的氣息。無錫的高新產業異軍突起,以IC、光伏、光機電為核心的高新產業增加值占全區的90%以上,涌現了海力士等大批品牌企業,這對于檢驗檢疫部門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通過近8年來的探索和實踐,無錫局對進口重大項目的檢驗監管已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工作規范和機制,如《進口機電產品風險分級作業指導書》、《直通式檢疫工作規范》等,并在工作中力求實現五個做到:一是做到在局黨組的堅強領導和統一指揮下開展各項工作,突出工作重點,攻克業務難點,增加創新亮點;二是做到全心全意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三是做到早知道,早介入,早策劃,發揚提前介入、爭取主動的寶貴經驗,贏得工作主動權;四是做到加強培訓與管理的長效性和有效性,進一步推進職能轉換,切實提高檢驗檢疫人員綜合素質與工作能力;五是做到全面提高工作質量和辦事效率,不斷提高執法把關與服務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為重大項目全方位把好關服好務。
如今,隨著海力士等龍頭企業的建成,無錫再次站在了微電子產業的制高點——國家發改委正式將無錫確定為國家微電子高技術產業基地。政府將集中力量打造“千億元級”集成電路產業鏈,IC產業目前已成為無錫的第一支柱產業。而“812”精神,則成為檢驗檢疫人員闊步走在現代化道路上永不停歇的動力源泉!
鏈 接>>
“812”是項目的主產品8英寸和12英寸晶圓的簡稱。“812項目”就是海力士項目,在它的建設過程中,無錫檢驗檢疫局創造性地全面履行職能,以創新性的“五專”、“五全”統領全面工作。“五專”:成立專項工作小組、確定專門指導方針、制定專屬工作方案、加強專題情況匯報、開展專題學習交流。“五全”:項目全介入、信息全掌控、入境全申報、監管全過程、服務全方位。《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