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供港食品是否安全,一直為港人所關注。武隆高山蔬菜在重慶檢驗檢疫局孫文康局長親自牽線搭橋,涪陵檢驗檢疫局精心組織,開展了出口高山蔬菜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幫助地方提升高山蔬菜安全質量水平,成功出口125噸,呈現供不應求的現象。近日,引起了香港大公報記者的關注,并在近期實地體驗和跟蹤涪陵驗檢驗檢疫局確保武隆供港高山蔬菜質量安全全過程,采寫了兩篇專題報道,均于10月22日在香港大公報頭版以《重慶高山菜輸港過四關》和《好菜不怕路途遙》為題刊登。
《重慶高山菜輸港過四關》一文,記者報道了涪陵檢驗檢疫局從蔬菜生長的土地環境開始監測,到蔬菜種植、采摘,直至運往香港,要把好水土安全才獲入場券、抽樣檢驗采摘下來的蔬菜、裝箱監管、通關放行四關,當全部指標合格后,一批批新鮮的蔬菜才能真正踏上入港旅途,確保安全放心地進入香港市場。記者在武隆縣白馬山海拔一千四百米的黃鶯鄉復興村小村莊,與打造萬畝高山蔬菜、一片生機勃勃的盎然綠意地里的農戶一起共同的感受,就是武隆高山蔬菜,天天喝的都是天然山泉水,蔬菜又甜又脆水分又足。涪陵檢驗檢疫局實驗室副主任張玉萍介紹,供港蔬菜從土壤、灌溉水的源頭開始控制,主要進行農藥殘留物、重金屬、微生物等項目的檢測,目前共采集土壤三十六批,采集灌溉水樣三十六批。蔬菜基地檢測數據全部過關才具備出口資格,予以備案登記。水源土質檢測也是農民每次播種前必經的檢測首關。蔬菜的抽樣檢測主要針對鉛、砷、鉻、汞等重金屬以及農殘指標進行檢測。武隆縣港峰公司,董事長譚榮介紹供港蔬菜基地的種籽、肥料,都是由港商選定,并進行監測。為了確保質量,做到萬無一失,涪陵檢驗檢疫局幫助企業特地從香港高薪聘請了四位技術人員駐地指導,又從廣東、深圳等地請來十二名多年從事對港蔬菜種植的技術人員,加強對武隆高山蔬菜的種植管理。陪伴蔬菜茁壯成長的,不僅有農戶、農技師,還有檢驗檢疫工作人員。他們每月定期對蔬菜的生產情況、田間管理情況、農用化學品施用等情況進行檢測并作出詳細的報告,使得蔬菜能夠在安全、科學的環境下生長更健康。針對武隆高山蔬菜品種,涪陵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對蔬菜的各個環節實施風險評估,制定出鮮蔬菜作業指導書,按照產品的供貨時間安排檢測檢驗檢疫時間,既保證產品的安全衛生,又保證及時通關以及產品的鮮活度和質量。
《好菜不怕路途遙》一文報道了國慶節前,一輛載重十八噸的大卡車裝滿包心菜、椰菜、菜心的冷鏈物流車來到香港,把武隆高山蔬菜送到市場。一位在長沙灣市場采購的香港市民毫不諱言對高山蔬菜的喜愛,特別喜歡吃這種可口的蔬菜。香港蔬菜協會會長王正強對武隆高山蔬菜曾這樣評價說,武隆吃到的蔬菜,才真正有蔬菜的味道。這或許就是高山蔬菜走俏國際市場的真正原因。(通訊員:汪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