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半年,興安盟質監局抓住體制調整前的機遇期,狠抓“三大工作亮點”,加大投入,夯實基礎,儲備力量,全力實現上臺階奮斗目標。
抓技術機構可持續發展,不斷提升技術保障能力。興安盟質監局繼續以做活委托檢驗、做大跨域培訓為抓手,全力提升增長點。盟質計所現與毗鄰省份的62個縣市區開展委托檢驗業務,并成功與吉林省、黑龍江省工商局確定為“省抽”檢驗機構。盟特檢所積極配合盟人社局、安監局、建設局,完成各類技術工人鑒定培訓工作,主動運作協調軍轉安置部門,計劃開展轉業軍人再就業培訓工程。目前共舉辦培訓班18期,共培訓學員1500人,跨域培訓成為盟特檢所收入的重要支撐點。
抓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高持續發展能力。今年該局繼續以項目建設年為抓手,加大投入、夯實基礎。一是籌建面積13000㎡左右,建筑高度為11層(含地下室)集辦公、實驗、檢驗、會議為一體的興安盟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測中心。目前項目建設進展順利,6月2日舉行了大樓的奠基儀式,大樓建成后,可解決該局辦公及檢驗檢測的工作需要。二是興安盟特檢所擬計劃投入500萬元完成氣瓶站搬遷工程,烏市政府劃撥土地15畝,現選址工作已經完成,計劃今年建成投入使用。三是籌建國家絨毛技術服務中心,烏市政府現在烏市關店建設蒙東羊毛絨批發市場,該局經不懈努力,爭取到建設用地3629㎡,建設1716㎡的集公檢服務和倉儲為一體的技術服務中心。
抓“下基層、訪企業,創先爭優”主題實踐活動,提高服務效能樹立行業形象。為深入貫徹“民生為本、民信為天”的核心理念,該局在年初工作會上部署了“下基層、訪企業,創先爭優”主題實踐活動,制定了《活動方案》。活動以黨員干部受教育、人民群眾得實惠、創先爭優見成效為目標,緊扣質監職能,圍繞質量強盟的主線,緊貼基層實際,帶著責任、帶著感情、帶著任務,深入生產企業和基層單位(旗縣市局和技術機構),開展“大走訪”開門評議活動,了解實情、破解難題、答疑解惑,幫助企業找準提升產品質量、保障質量安全的根本途徑,著力為企業、群眾辦實事做好事。一是全力服務地方經濟建設。該局結合工作職能對全盟重大工程項目進行詳細梳理,采取“兩幫扶”、“七提醒”等辦法為企業提供對接服務,將質監部門工作職能、服務項目、服務責任人等相關信息告知項目建設單位,提供“打包”式服務,幫助企業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生產許可證,實現早開工、早投產、早收益的目標。二是是全系統全面推行使用“依法行政和技術服務追蹤監督卡”,《追蹤監督卡》由質檢人員在開展工作時直接發放到企業或行政執法相對人手中,內容包括工作部門、工作內容、監督電話、效能評價,其中整體效能評價包括服務態度、工作質量、工作效率、廉潔自律、服務對象的意見和建議等。《追蹤監督卡》明示了質監部門行政處罰依據、收費依據,行政相對人的權利與義務,行政執法程序和原則。工作結束后,企業或行政執法相對人可填寫《追蹤監督卡》直接寄送到盟質監局紀檢部門或撥打“監督卡”上的投訴電話,從而不斷強化監督制約機制和預防機制。該局在2011年度全盟行政執法部門政風行風評議工作中以95.59分的成績位列第二。
通過抓“三大工作亮點”,有效地促進了全系統各項工作的開展,提升了質監部門的形象,為實現“上臺階”奮斗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郭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