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檢網天津訊(記者 姚延敏) 日前,天津市濱海新區第41次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由新區質監局代為起草的《濱海新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特種設備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見》。該意見是繼2010 新區政府出臺《關于提升產品質量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若干意見》后,為了切實加強新區特種設備安全工作而出臺的配套政策,至此支撐新區產品質量監督和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的政策體系基本形成。
據天津市濱海新區質監局局長馬伯祿介紹,《若干意見》旨在新區范圍形成“政府統一領導、企業全面負責、部門依法監督、檢驗技術支撐、社會廣泛參與”的特種設備安全多元化監督管理格局。該政策一舉解決了主體責任不落實,監管能力不足以及保障能力不到位等困擾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多年的老大難問題,為維護新區特種設備安全穩定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撐,是實現新區科學發展、安全發展,鞏固新區安全穩定大局的重要舉措。
該意見把經濟發展建立在安全生產有可靠保障的基礎上;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以防止和減少事故為目標,以明確政府各級各相關部門監管責任和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落實安全主體責任為工作重點。
在工作機制方面該,意見明確了特種設備安全主體責任;實行特種設備安全動態監管;加強特種設備事故應急體系建設;加大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投入,在安全生產基金中設置每年不少于2000萬元的專項資金,用于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提升檢驗檢測能力、特種設備安全隱患整治、宣傳培訓、事故調查處理、舉報獎勵;建立特種設備隱患排查長效機制;抓好重點區域和重點設備監管等。
在責任分工方面,該意見明確了新區人民政府及各管委會、政府有關部門和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相關單位,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等在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中的職責要求。
該意見要實現的主要目標為,著力構建三個體系:一是特種設備安全責任體系。二是特種設備動態監管體系。三是特種設備應急處置體系。形成“政府統一領導、企業全面負責、部門依法監督、檢驗技術支撐、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特種設備安全狀況保持基本穩定,特種設備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控制指標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據悉,《若干意見》是根據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令第549號)、《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和國家質檢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特種設備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見》(國質檢特[2010]518號),結合新區特種設備發展特點和現有安全管理體制草擬而成。
今后一個時期,新區質監工作將以貫徹落實兩個《若干意見》為中心,全面履行職責,為新區的開發開放發揮作用,貢獻力量。
姚延敏